中 医 行 业 的 良 心 和 大 脑
■来源 | 南方+客户端
9月11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出版工作室正式成立。“出版社+医院”的合作模式,将聚焦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与科研成果,开发具有临床指导价值的教材、专著与数字化资源。
当天,该出版工作室启动面向广东省医疗卫生人员的“西学中”培训教材编写工作,将打造一套体系完备、贴近临床、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的系列教材。
“出版社+医院”的新型合作模式
“这是我们首次与医院共同成立出版工作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侯卫伟说,成立出版工作室,旨在开发更具临床指导价值的教材、专著及数字化资源,填补传统出版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空白。
对于医院来说,“出版社+医院”也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
“大学附属医院不仅要运用知识为患者解决问题,还要在实践中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兼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杜庆锋指出,医院与大学中医药学院进行“院院合一”,医院兼具人才培养的职责,而教材建设则是人才培养的基石。
另外,今年6月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药学院牵头组建了“大医精诚·中西医结合学科联盟”,目前已有66家成员单位,预计年底将突破100家。“联盟的核心目标是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和基层化。”杜庆锋说。
他指出,要实现这“三化”,必须依靠权威、规范的出版物作为载体。当前,在专业知识丰富的专家和有迫切学习需求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之间,缺乏高效、标准的学术传播载体。“与出版社合作,就是希望通过出版物,系统总结专家的学术成果和临床经验,推动前沿创新、专业知识和科普内容的传播,最终助力中医药下沉基层、走向国际、实现现代化。”
教材出版更注重临床适用性
当天,出版工作室启动面向广东省医疗卫生人员的“西学中”培训教材编写工作,将打造一套体系完备、贴近临床、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的系列教材,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西学中人才队伍建设提供规范指导。
侯卫伟说,共建出版工作室之后,医院可提供临床诊疗数据、专家团队、科研成果及文化传播场景,出版社则提供内容策划、编辑出版、数字化平台建设及市场推广能力,从传统出版模式中出版社主导、医院参与的“单向输出”发展为“双向赋能”。
“新的合作模式将从过去的‘经验总结’向‘前沿引领’迈进。”侯卫伟介绍,传统中医药出版多聚焦经典理论阐释与临床经验总结,而此次合作强调“临床驱动创新”,会更多地聚焦前沿领域开发新形态教材及专著。同时,依托医院真实病例设计案例教学模块,以提升教材的临床适用性。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悦读中医》书吧揭牌仪式,医院将设立书吧,让中医药知识融入员工生活日常。
直播预约入口
I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南方+客户端 ”,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编辑|薄荷 视觉|花椒
茯苓|17675458287(微信同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