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一套连招效果显著,特朗普终于低头了!一架飞机抵达新德里,事先毫无预兆。
«——【·关税大棒的意外转向·】——»
9月16日清晨,一架美国专机毫无预兆地降落在新德里国际机场。舱门打开,走下的是美国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助理贸易代表布伦丹・林奇,这位统管美国与15国贸易政策的关键人物,率领的代表团未按惯例提前通报行程。此刻距离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生效不足三周,华盛顿的态度转折让全球错愕。
8月27日起,美国将印度输美产品关税提升至50%的政策正式落地。这一由两轮行政令叠加而成的惩罚性措施,源自特朗普对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不满。
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数据显示,叠加此前10%的基础税率,印度纺织品、珠宝、虾类等主力出口商品面临实质上的市场禁令。印度纺织业协会的报告显示,仅两周内就有超过200家中小纺织厂停工,喀拉拉邦的虾农开始销毁库存,怕货物滞留港口产生高额滞港费。
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上怒斥印度为“关税国王”,指责新德里对美国商品维持不合理高关税。但更令华盛顿难堪的是,莫迪政府选择用沉默对抗——连续四次拒绝接听特朗普的越洋电话。
印度商务部的统计显示,受关税影响,预计2026财年印度对美出口将从870亿美元骤降至496亿美元,66%的出口商品将遭受冲击。就在这样的剑拔弩张中,林奇代表团的突然到访打破僵局,双方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罕见使用“积极且前瞻”的表述,确认将加速双边贸易协定谈判。
«——【·莫斯科与天津的外交杠杆·】——»
印度外交部的档案里,8月的访俄记录墨迹未干。印度高官率团在莫斯科签署的石油采购协议,不仅锁定了未来半年的原油供应,更争取到每桶较国际均价低3美元的折扣。
这份协议直接对冲了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切断俄罗斯能源收入的战略——美国副总统万斯曾直言,对印加税是为“削弱俄罗斯战争机器的资金来源”。
9月初的天津,莫迪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的身影同样意味深长。这位印度总理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感谢中方,称“访问富有成效”,期间与多国领导人就全球关键议题交换意见。
峰会公报显示,印度与中国达成的太阳能合作备忘录,为其新能源产业引入技术支持,预计每年为印度创造12亿美元的出口增量。更微妙的是时机选择——莫迪的中国之行恰在美方第二轮加税措施生效前三天,新德里用行动表明经济合作的多元选项。
印度驻俄罗斯大使库马尔的表态进一步强化了立场。他公开宣称,无论美国施加何种压力,印度都将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这种坚持背后是务实的战略考量:俄罗斯供应着印度35%的原油进口,而美国能源企业无法填补这一缺口。
印度暂停部分对美军购的决定,让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出现裂痕,华盛顿突然发现,用来制衡中俄的棋子正在自主走位。
«——【·演习场上的战略宣言·】——»
9月16日,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州的穆利诺射击场,普京向参演的外国军队致意时,特意与印度特遣队成员握手。这一天,俄白“西方-2025”联合演习落下帷幕,10万名军人、1万套武器装备在41个训练场完成协同演练。
在这场规模浩大的军事行动中,65名印度军人的参与格外刺眼——他们与俄军共同完成了反恐科目演练,塔斯社的镜头捕捉到印军使用俄制武器的画面。
印度国防部的声明轻描淡写,称参演是“常规军事交流”。但时间点的选择充满政治意味:演习恰逢美印关税争端白热化,而参演科目直指美国最敏感的俄乌议题。
布基纳法索、刚果(布)等国的参与更凸显出印度并非孤立行动,而是作为“南方国家”代表参与多极化军事协作。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及此事时,罕见出现语塞,仅表示“正在评估这一情况”。
印度的军事自主策略不止于此。军方消息显示,印度已推迟价值25亿美元的MQ-9B无人机采购计划,转而与以色列洽谈同类装备。这种武器采购的转向,与外交和经济领域的布局形成呼应。当林奇的专机降落在新德里时,印度军人在俄罗斯演习场上的身影,已为贸易谈判增加了筹码。
这场外交博弈的结局超出许多观察家预期。曾经被美国视为“印太战略”关键支柱的印度,通过灵活的多线操作,迫使超级大国重新评估双方关系。
新德里机场的那架专机,载来的不仅是贸易谈判团队,更是一个信号——在多极化世界里,中等国家正以更主动的姿态重构全球秩序。莫迪用这局漂亮的外交棋证明,战略自主不是口号,而是能转化为实际利益的外交艺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