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属于副部级单位,国资委监管央企排序第4位。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龙头企业,其业务体量位居全球航空制造业前列。
业务范围涵盖军用航空、民用航空、直升机、通用飞机、机载系统等各个领域。在民用领域,集团承担着ARJ21支线客机、C919大型客机等重要项目的研制生产任务。
集团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人民币,员工总数约50万人。旗下拥有100多家成员单位,包括20多家上市公司。这些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
二、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同样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企
业,属于副部级单位,国资委监管央企排序第9位。虽然成立时间较晚,但已经成为中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中坚力量。
航发集团专注于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主要业务包括军用航空发动机、民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动力装置的研发、生产、维修和服务。集团承担着突破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的重要使命,重点研制大推力军用发动机、大涵道比民用发动机等关键产品。
集团员工总数约10万人。旗下拥有40多家专业单位,包括6家上市公司。这些单位专注于发动机的研发、制造、试验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发动机研发制造体系。
三、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同样属于副部级单位,国资委监管央企排序第54位,体现了国家对大飞机项目的高度重视。这种高层级的配置保障了公司能够协调各方资源,推进大飞机项目顺利实施。
经过十余年发展,中国商飞已经形成相当的业务规模。公司注册资本190亿元,总资产超过1000亿元,员工总数约1.5万人。这些数字虽然相比航空制造业巨头还有差距,但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从产品交付看,ARJ21支线客机已交付超过100架,执飞300多条航线,累计运送旅客超过700万人次。C919大型客机已经获得国内外多家航空公司的订单,开始批量交付客户。这些成绩标志着商飞已经初步具备产业化能力。
从产业带动看,商飞带动了国内航空产业链的发展。以上海为总部,在西安、成都、沈阳、南昌等地设有子公司和研发制造基地,形成了辐射全国的产业布局。
备注:简而言之,以上三家都属于”造飞机“的企业。
四、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航空运输企业,属于副部级单位,国资委监管央企排序第40位。
作为中国唯一的载国旗航空公司,国航承担着国家领导人专机任务和重大航空运输保障使命。国航总部位于北京,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为主运营基地。公司资产规模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运营着超过400架飞机的现代化机队。其中国际航线网络特别发达,尤其是欧美航线优势明显,是全球最大的航空联盟星空联盟成员。
国航的业务特色鲜明。国际航线占比高,远程宽体机数量多,公务舱和头等舱服务水准领先。公司旗下还拥有深圳航空、山东航空等控股航空公司,形成了多品牌运营格局。国航的航班代码为CA,在国内外航空市场都具有重要影响力。
五、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同样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航空运输企业,属于副部级单位,国资委监管央企排序第41位。
东航以上海为基地,占据着中国经济最活跃区域的核心位置。
东航总部位于上海,以上海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为枢纽。公司资产规模超过2800亿元人民币,运营着超过600架飞机的机队。东航的国际航线以日韩和东南亚为重点,国内航线网络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特别是在华东地区具有明显优势。
东航的创新服务值得称道。公司率先在国内推出无线网络服务,推广电子飞行包项目,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东航的航班代码为MU,旗下拥有上海航空、中国联合航空等子公司,形成了多品牌协同发展的格局。
六、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又一家特大型航空运输企业,属于副部级单位,国资委监管央企排序第42位。
南航以广州为基地,是中国运输飞机最多、航线网络最发达、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
南航总部位于广州,以广州白云机场为主运营基地。公司资产规模超过3500亿元人民币,运营着超过800架飞机的机队,包括波音787、空客A350等先进机型。南航的国内航线网络特别强大,国际航线重点发展澳洲和东南亚市场。
南航的运营效率突出。飞机日利用率、客座率等运营指标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公司航班代码为CZ,旗下拥有厦门航空、重庆航空等子公司。其中厦门航空以优异的服务质量著称,是行业内标杆企业。
备注:虽然三家航空集团都从事航空运输业务,但发展路径和业务重点各不相同。国航依托北京政治中心优势,重点发展国际航线。东航借助上海经济中心地位,国内外市场均衡发展。南航凭借广州商贸中心特色,深耕国内和区域国际市场。
七、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大型国有企业,属于中管正厅级单位。作为中国最大的航空油料供应商,公司承担着保障国家航油供应安全的重要使命。
公司资产规模超过500亿元,在全国200多个机场拥有供油设施,年供油量超过3000万吨。这个数字意味着全国绝大多数航班都在使用中国航油提供的航空燃油。公司员工总数约1万人,业务范围覆盖航油采购、运输、储存、加注等全产业链环节。
中国航油的业务特色鲜明,在国内航空油料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业务稳定性强,航油需求与航空运输量直接相关,业务收入稳定可预测。资产专用性强,供油设施需要大量专用资产投入,行业门槛较高。
八、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同样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大型国有企业,属于中管正厅级单位。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航空器材保障服务提供商,为航空公司提供全方位的器材支持服务。
公司资产规模超过200亿元,年营业收入约150亿元。员工总数约5000人,大多数具有专业技术背景。业务范围涵盖航空器材采购、租赁、维修、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形成了一站式服务体系。
中国航材的业务模式独特。采用集约化采购模式,为航空公司降低采购成本。建立全球供应链网络,确保器材及时供应。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保障航空器材安全可靠。
备注:简而言之,以上两家,一个提供“加油”,一个提供“器材”。比前6家的规格稍微低半格,但同样不可或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