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警情通报
桐城市电信网络诈骗
第37周(09.08-09.14)
为进一步筑牢全民反诈骗的防火墙,桐城公安特别推出每周电信网络诈骗警情通报栏目,针对上周全市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通报。
一周警情态势
上周(2025年09月08日至2025年09月14日),全市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起,损失43万余元。
立案类型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2起,刷单做任务类诈骗、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其他类诈骗(浏览黄色网站)各1起。
各乡镇、街道立案情况:
龙眠街道3起(损失353705元)
(1)其他类诈骗(浏览黄色网站):
龙眠街道碧桂园社区某男损失5662元。
(2)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
龙眠街道同安社区某女损失4999元。
(3)虚假网络投资理财:
龙眠街道南演社区某男损失343044元。
经济开发区某企业1起(损失61825.57元)
刷单做任务类:
经济开发区某企业某女损失61825.57元。
龙腾街道1起(损失7839元)
虚假购物、服务类:
龙腾街道向前村某女损失7839元。
孔城镇1起(损失7066.58元)
虚假购物、服务类:
孔村镇红庙村某男损失7066.58元。
典型案例类型:
虚假购物、服务类
2025年9月8日,居住在龙腾街道向前村的一女子收到一条微信陌生好友申请。通过申请后,对方谎称该女子此前报名的课程可办理退款,随即发来一条退款链接,并编造“需先向指定账户转账激活课程账户,激活后不仅能退回转账资金,还能全额返还前期所交学费”的虚假说辞。该女子未察觉其中猫腻信以为真,随后按照对方指引,通过扫码分四笔向指定账户累计转账7839元。可转账后,对方却以“资金紧缺”为由迟迟不肯退款,女子遂意识被骗,最终损失7839元。
此案启示:
1.诈骗手段典型性:骗子精准利用受害人曾报名课程的信息,通过“先转账再全额退款”的话术引诱。
2.关键诈骗载体:陌生好友申请+扫码转账,脱离正规平台的私下操作,无任何资金保障。
3.受害者心理陷阱:因“能拿回学费”的贪利心理,忽视了“转账给私人账户”的基本风险,导致转账受骗。
警方提醒:
1.拒绝“先转后退”:凡是声称“退款需先交保证金、验证金、转账激活”的,一律是诈骗,正规退款无需用户先支出任何费用。
2.警惕陌生APP与链接:切勿下载非应用商店的陌生APP,此类软件多为诈骗工具;不明链接不点、不填个人信息。
3.核实身份走官方渠道:涉及课程、购物、金融等退款,务必通过原报名平台、官方客服电话或APP联系核实,切勿通过陌生微信、短信等私下沟通。
▌来源:桐城市反电诈中心
▌责编:木子 小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