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了耳朵发出的信号。有些时候,它不是简单的发炎、上火或者“最近太累了”。当你反复出现耳鸣、听力下降、一侧耳朵闷堵感,甚至伴随隐隐作痛,又查不出耳朵本身有问题时,一定要警惕另一个隐藏得很深的“幕后黑手”——鼻咽癌。
鼻咽癌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它离我们并不远。它常常“伪装”成耳鼻喉科的小毛病,让人一拖再拖,等到真正发现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
最可怕的不是它有多凶险,而是它藏得太深了。而耳朵,就是它最早可能“敲门”的地方。很多人以为耳朵的问题就是耳朵的病,这是个大误区。
其实鼻咽和耳朵之间有一条叫“咽鼓管”的小通道,就像两个房间中间的一条走廊。当鼻咽部出现肿瘤或病变时,这条管道很容易被堵住,导致耳内压力失衡,从而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问题。而这类耳症状通常只出现在一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警示点。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一侧耳朵总感觉“堵住了”,怎么掏也没用,像进了水,或者有嗡嗡声持续不断。去医院查耳膜、听力、外耳道都正常,医生也说不上个所以然,就让你回家观察。
这种时候,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如果这种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没有明显好转,一定要进一步检查鼻咽部。鼻咽癌高发于东南亚地区,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病率尤其高。
它不像其他癌症那样容易被早期发现,因为它的位置太隐蔽了,藏在我们鼻孔后方、喉咙上方的那个小小“角落”。这个区域平时不容易察觉,一旦出现问题也容易误判为感冒、鼻窦炎或者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
除了耳朵的异常,鼻咽癌还可能出现这些症状:鼻塞、鼻出血、头痛、颈部淋巴结肿大、吞咽困难等。但这些症状也都太“普通”了,很多人一开始并不在意,直到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耳朵的信号,往往是最早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
我们在临床中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患者一开始只是觉得耳闷,以为是感冒没好彻底,结果拖了几个月才检查出是鼻咽癌中期。
时间就是生命,早发现,治疗效果才更有保障。那该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有点不对劲”呢?可以从三个方面判断:
第一,如果只是一侧耳朵出现耳鸣或听力下降,要警惕。双侧同时出现,多数是全身性的,比如噪声暴露、药物性耳聋或老年性听力下降。但一侧异常,特别是持续时间较长,就要考虑局部病变的可能。
第二,伴随鼻塞、头痛、鼻涕带血等症状时,不能忽视。这些往往是鼻咽部有病变的信号,尤其是鼻涕中带血丝,不要以为是鼻子干燥引起的出血,一定要重视。
第三,颈部有没有摸到硬块。鼻咽癌常常会通过淋巴结转移到颈部,如果无意中摸到一个不痛但不消的硬块,也要尽快就医。
这些症状不是非得全部都出现才叫“危险”。只要有其中一两个,并且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就值得引起注意。早期鼻咽癌并不是不可治的疾病,关键就在于早发现、早干预。
那有没有什么日常习惯是可能增加鼻咽癌风险的?有。遗传因素、EB病毒感染、长期吸烟、吃腌制食物、空气污染等,都可能是诱因。
其中,腌制食品是中国部分地区的传统饮食习惯,像咸鱼、腊肉、咸菜等,其中含有较多的亚硝胺物质,被认为与鼻咽癌有一定关联。不是说不能吃,而是要适量,不能天天当主食。
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基因,但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口腔鼻腔清洁,合理作息,不吸烟,尽量避免长期接触油烟和灰尘,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
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鼻咽部的影像学检查,比如鼻咽镜或MRI,尤其是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耳鸣或头痛时。这不是紧张兮兮,而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情绪和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睡眠不足、免疫力差,也可能成为疾病的“催化剂”。你可能觉得身体年轻,扛得住,但身体不是机器,它会在某一天用一种“奇怪”的方式提醒你:该休息了,该检查了。
很多人都说:“我又没不舒服,干嘛检查?”问题是,鼻咽癌在早期可能真的没什么特别明显的不适感。等你真正“感觉不对劲”,往往已经不是早期了。
耳朵,是它最早可能敲的“警钟”,别等到火烧眉毛才开始灭火。其实我们不怕疾病本身,怕的是对身体发出的信号视而不见。像耳鸣、耳闷这些“小问题”,不是每次都无害。
当你发现它不按常理出牌,持续时间长、单侧出现、伴随其他症状,那就别犹豫,去医院查个明白,哪怕最后排除了问题,也值得。当你出现一侧耳鸣、耳闷、听力下降,伴随鼻塞、鼻血、头痛、颈部淋巴结肿大时,不要犹豫,一定要排查鼻咽部问题。
特别是这种情况持续超过两周,排除了耳朵本身疾病后,还不重视,那真的就是给病变“机会”。健康这件事,永远是个主动的过程,它不是等你病倒了才开始,
而是每一次警觉,每一次认真对待身体的信号。别让自己后悔开始太晚。
参考文献: 1. 《中国鼻咽癌诊疗指南(2021年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 2.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2023年中国癌症报告》 3. 《现代肿瘤医学》2022年第30卷第18期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