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改论文就为多挣0.1绩点的日子,要翻篇了?北大突然官宣,2025级新生彻底取消绩点!曾为抢水课放弃热爱、为几分差距彻夜难眠的学子,终于能松口气。
还记得深夜宿舍里那盏只为刷绩点亮着的灯吗?还记得为了0.1的绩点差,放弃心仪的硬核课程去抢水课的纠结吗?还记得盯着成绩单上小数点后两位数字,既焦虑又无奈的瞬间吗?
2025年9月,北大给所有迷茫的学子投下了一束光。从新生开始,彻底取消绩点!作为曾在绩点牢笼里挣扎过的人,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几乎要热泪盈眶。绩点啊绩点,你曾是多少人大学生涯的指挥棒?
88分换算成4.2,90分就是4.5,一道题的得失就能让整学期的努力打折扣。为了它,我们把课本背得滚瓜烂熟,却在实验课上对着反常现象束手无策;为了它,我们把老师的出题套路摸得一清二楚,却渐渐失去了追问为什么的好奇心。
就像北大王世强教授说的,那些高考分数顶尖的生物系学生,两年后竟不如心理系新生有思路。我们的知识在堆积,想象力却在磨损,这难道不是教育最大的遗憾吗?北大的改革从不是突然的爆发,而是三年前就埋下的种子。
生科院的半开卷考试多暖心啊!一张白纸可以写满公式定理,却写不下死记硬背的焦虑,老师终于能抛开记忆题,去考那些真正考验思维的内容。
当85分以上就是A,当优秀率限制被打破,学生们终于敢抓大放小,把精力放在主干知识的理解上,而不是纠结于几分的差距。这哪里是改革,这是给青春松绑!
更让人振奋的是那套组合拳!P/NP制度就像给探索欲上了保险,选一门难啃的软件工程课,哪怕拿不到高分,只要及格就是合格。
想想从前,多少人因为怕拉低绩点,错过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清华的董辉敢跨界选软件工程,章磊后悔当年没机会挑战高难度课程。这些遗憾,终于要在新一代学子身上终结了!
取消绩点后,世界真的不一样了。查分的队伍短了,纠结分数的人少了,社团活动里多了专注的身影,实验室里添了钻研的面孔。章磊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不用为成绩焦虑,他把时间砸进科研,最终带着一作论文叩开了海外高校的大门。这才是大学该有的样子啊!不是围着数字打转,而是跟着兴趣奔跑;不是为了绩点内卷,而是为了成长发力!
当然,也有人担忧,是不是换个赛道继续卷?可你看,当成绩只是门槛,奖学金要靠答辩展现能力,保研要看科研素养,我们卷的不再是死记硬背的功夫,而是真正的综合能力!这不是更有意义吗?
就像陈宇说的,未来要考虑的不只是成绩,而是如何成为更完整的人。这种转变,难道不正是教育该追求的吗?但我更懂那些深层的挑战。取消绩点不是躺平通行证,而是对师生的更高要求。
学生要更清楚自己的方向,老师要设计更好的项目,学校要搭建更多元的平台。可哪怕难,这条路也必须走。看看清华的12级等级制,复旦的绩点映射,多少高校都在探索。因为大家都明白,束缚创造力的枷锁,早该打破了!
此刻,我仿佛看到2025级北大新生走进校园的模样。他们不用再问这门课给分高吗,而是会说这门课我喜欢;不用再为0.1绩点失眠,而是会为一个实验发现兴奋。这才是大学应有的温度,这才是教育该有的力量!
北大的尝试或许不是标准答案,但它点亮了一盏灯。愿这束光能照进更多高校,照进每个学子的心里。终有一天,我们都能不为绩点而学,只为热爱而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