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给孩子少放假,都有人不愿意。近日,河南一中学被曝强制学生连续上课16天。果不其然,因此学校又被不少舆论口诛笔伐,人人喊打,认为不给孩子双休,就是“顶风作案”。
爆料称,9月14日,自称“一名身心疲惫的学生”的网友在网络平台上反映,说河南某中学从9月14日开始,需要连续上课16天,一直到国庆节。而这样的消息,是通过老师传达给学生的,并未在家校群里正式通知给家长。
期间,高一年级还要穿插完成5天地额军训。
其实,类似的情形在多地中学很常见,两个星期甚至一个月回家一回,不是什么稀罕事。那么,学校为什么冒着被举报和承担违规责任却还坚持“违背双休”呢?事实上,更多学校也并未因此多收费,那么,学校到底图什么呢?
也许有人说是为了升学率,但是,升学率高难道家长和学生不愿意吗?更让人纳闷的是,还是有很多人为此举报和投诉。
那么,对于这种情况,其实,学校也知道“不双休”违规,甚至一些当地监管部门也知道一些学校“没有双休”。
而一旦举报事件发生后,接下来就是回应舆论了。对此,这家被曝光的河南某中学,回应内容也是在我们意料之中,学校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不属实”,并称学校执行双休制度,学生每周五可以选择回家休息,也让可以留校自习。
而当地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也表示,与校方核实“不属实”,领导一督促校方和学生实行双休。
而对为何网上出现“连上16天课”的爆料,校方和教育部门均未做出明确解释。
话说,这有什么好解释的?“连上16天课”肯定不合规,但是,他们为了升学率,为了上线率,他们也依然愿意坚持,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不少舆论看来,毕竟,一个学校,一个地方的高考升学率,名校升学率,本科上线率等,确实也是全社会关注对象。如果不如群众所愿,同样也会被骂,而违背双休,依然被骂,但相比学生升学,他们也是铤而走险,毕竟,升学率等,是一个学校的生存、一个地方教育水平的现实体现。
过去,我们大赞“凿壁借光”的孩子,推崇“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精神,而现在的孩子,不双休就受不了?有网友说,执着于双休的孩子,并为之举报的孩子,或许本身就不爱学习,对学校来说,可能是“不识好人心”。
有网友说,高中生阶段,不绷紧弦学习,什么时候学习,这个时候想着双休,是不是有点对自己,对家庭的未来,太不负责任了?话说,如果确实学习压力大到让自己不堪,自己请假回家不就好了,自己不学习也不让别人学习?
说教育之卷,不是一个学校一个地方的卷,如果一个地方一个学校一个孩子或家长。更有部分网友认为,不卷就很有可能别淘汰。除非,能够绝对杜绝所有人都不卷,但这也不现实,即便学校和地方不卷,学生家长也要卷,包括补课、一对一辅导等。相比那样卷,还不如让学校卷更公平,尤其是“寒门”。
孩子是家和社会庭的未来,更是家长捧在手里的宝贝疙瘩,家长们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却舍不得孩子受一点苦,这在逻辑上就很矛盾。比如,孩子军训时家长扒着墙头看,孩子出点汗父母就睡不着觉,上学期间,哪怕袜子裤头,都认为孩子都舍不得让孩子洗。
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还小,或许家长有些担心和心疼可以理解,而备战高考中的高中生,家长或学生因为多上几天课而焦躁,这可能就是有点矫情了。
近些年来,舆论十分自由,但也很杂乱。其中有人为了正义而发声,当然也有人为了起哄。另外,也少不了一些有人为了利益而炒作,还有的是为了矫情。更有一些人在炒作舆论中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教育方面的舆论更是如此,骂学校双休,骂学校买教辅资料,到最后,可能造成的是,自主学习好,家庭条件优可以补课的孩子占优势,而自己的孩子,只能双休在家随心所欲,这真的好吗?
学生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就应该为了学习尽其所能。这才是不负年华,不负青春。
当然,这里并非支持违规教学,而是我们更期待,教学不但要抓在校减负,更要从根本上严肃严格地做到全社会教育减负,否则的话,减负就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效果,卷也就会更加存在,而且卷的成本会更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