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人口司在2024年7月推出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里,对中国未来的规模给出了中位数估算,到2050年总人数会滑到大约12.6亿。
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从14亿多掉到这个水平,意味着26年里少掉近1.5亿人。
报告基于2020年全国普查数据,加上生育、死亡和迁移的模型,算出这个趋势。2024年中期,中国人口还在14.25亿左右,但从2021年峰值开始,就已经进入负增长阶段。每年出生少于死亡,净减少几十万,这股势头如果不扭转,到2050年12.6亿基本靠谱。
为什么会这样?核心就是生育率太低。
2023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09,2024年略升到1.18,但离保持人口稳定的2.1还差一大截。简单说,一个女人平均生不到1.2个孩子,远不够替换老一代。过去几十年,一孩政策控制了增长,现在放开到三孩,年轻人却没多少动力。
2023年全国出生才902万,2024年上半年数据更低,预计全年850万出头。医院产科的床位利用率降了,基层统计显示,很多地方出生率跌破1‰。
这不光是政策问题,背后是生活成本堆积起来的现实。年轻人工作忙,房价高企,北京上海一套房要几百万,养娃的教育费从幼儿园起就贵得离谱。补习班、兴趣班一堆,父母得省吃俭用。医疗也贵,一次常规检查就好几千,养老压力更大,老年人超2.9亿,占总数的21%。
老龄化是另一个大麻烦。报告指出,到2050年,65岁以上老人比例会从现在的14%蹿到27.7%,这意味着每四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是高龄。劳动力年龄段15-64岁的人,从2024年的9.5亿左右,缩到2050年的7.8亿,企业招聘难,工厂流水线缺人。
农村留守老人多,城市双职工家庭带孩子靠保姆,费用一个月几千。年轻人结婚晚,平均婚龄28岁以上,单身率升到20%,很多人觉得一个人过得自在,不想背上家庭包袱。网络时代,娱乐资源多,社交App上刷刷就够,不用急着组家庭。
经济因素掺和进来,更让生育成奢侈品。2024年青年失业率一度超15%,毕业生找工作绕弯子,稳定收入难。工资涨不过物价,消费贷、房贷压身,算笔账,生一个孩子从孕检到大学,少说百万。政府推三孩补贴,但力度小,地方每月几百元,盖不住实际花销。
相比日本韩国,中国生育率虽高点,但趋势类似,都在1.2左右徘徊。联合国模型考虑了这些,假设生育率慢慢回升到1.5,但基数大,下降惯性强。
迁移也帮不上忙,净流入少,国内流动大,东北西部人口外流,沿海挤满打工者。
2020普查显示,总数14.12亿,之后每年负增长0.6%。到2030年,预计13.98亿,2050年12.6亿,2100年更低到6.33亿。全球人口到2050年97亿,中国占比从18%掉到13%,印度已超我们成第一。
报告强调,低生育和老龄结构是主因,疫情加速了这个过程,2020-2023年死亡多出生少。城市化率升到75%,农村空心化,粮食生产稳,但资源分配紧巴巴。
长远看,12.6亿不是末日,而是转型机会。劳动力贵了,自动化上位,AI机器人进厂,服务业扩容。养老体系建全,长期护理保险覆盖广,老人生活有保障。
联合国预测有不确定性,如果经济好转,生育率反弹,数字能上浮到13亿。但基调是下降,政府得齐心,补贴真金白银,教育医疗平价化。
老百姓日子过得稳,孩子自然愿意多生点。
参考资料
三亿中国老年人,最复杂的真相 虎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