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轮问询,更新七版招股书,苏州市新广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广益”)的IPO进程仍卡在问询阶段。
新广益是一家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企业,主要产品为抗溢胶特种膜、强耐受性特种膜等,实控人为夏超华,其持股比例超过80%。在IPO前期,夏华超获得超2亿现金分红,这笔现金分红最初是为了购买资产来促进新广益今后发展,但购买最终落空,2亿现金却落入夏超华口袋。
新广益成立于2004年,2022年进入上市辅导期,在同年引入比亚迪等10名投资者,并签署对赌协议。根据对赌协议,新广益要在今年成功上市。可如今,新广益仍在问询阶段停滞不前。
面对即将到期的对赌协议,仍卡在问询阶段的新广益能否成功上市?
对赌“今年上市”
9月4日,新广益电子回复深交所的第三轮问询,与首次问询相比,问题由18个减少到了6个,但主要客户、毛利率等问题仍然存在。
新广益的客户主要是柔性线路板生产商。根据招股书显示,新广益有一半以上收入来自前五大客户,大客户依赖度明显较高。数据显示,2022-2024年,新广益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9.64%、57.22%、52.89%。
在前五大客户中,鹏鼎控股常年为新广益电子的第一大客户。数据显示,2022-2024年,来自鹏鼎控股的收入为1.61亿元、1.35亿元、1.28亿元,占比分别为35.34%、26.08%、19.45%。
对于大客户依赖度高以及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较高等问题,深交所在第一轮问询中就已提到,新广益以“符合行业特征和行业惯例”、“不存在对第一大客户依赖”等进行回应。
但回复未能打消深交所的质疑,在此后的第二轮和第三轮问询中,深交所的问询中依然直指“主要客户”这一问题。如今,新广益已经就主要客户这一问题进行了三次回复,能否打消质疑,尚可未知。
抛开问询不谈,新广益的上市之路历时已经不算短了。
2022年11月3日,中信证券与新广益签署辅导协议,并正式向江苏证监局报送辅导备案申请材料。4天后,江苏监管局同意备案。2023年6月29日,新广益的上市申请被受理,同年7月25日,深交所向新广益电子发来首次问询。
从辅导期至今,新广益的上市之路已历时近三年的时间,却仍卡在问询阶段。目前,新广益不仅有上市的压力,还面临对赌协议的压力。
2022年12月,新广益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吸引比亚迪等10名外部投资者,以10.89元/股的价格认购新广益1835.80万股股份,获得总投资额约2亿元。其中,比亚迪以5000万元认购458.95万股。目前,比亚迪持股比例为4.17%,为新广益的第三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增资存在一系列对赌协议,包括新广益的上市。根据约定,新广益要在2024年12月31日以前完成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申报,在2025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如果出现任一一条不能完成,上述投资者有权利书面要求实际控制人/聚心万泰回购投资人届时所持有的全部或部分股份。
对此,新广益在招股书中提到,股份回购义务的承诺人为新广益实际控制人及聚心万泰,如果回购条款触发,新广益控制权不会发生变化变,也不会不存在损害新广益的持续经营能力等。
2.2亿分红掏空三年净利润
上文所讲的新广益实际控制人为夏超华,其在新广益成立之初并不是实控人。
2004年,夏超华与叶发英、潘明峰共同创立新广益,三人出资额分别为16.5万元、17万元、16.5万元,持股比例分别为33%、34%、33%。
而三人的合作近仅持续了3年的时间。2007年,三人经营理念不同,叶发英、潘明峰将股权转让给夏超华,并退出新广益,此时,夏超华持股比例达到100%。不过,对于叶发英、潘明峰股权转让的金额,并没有做详细披露。
在叶发英、潘明峰退出后,夏超华引进了一名特别的股东,即自己的胞弟夏华超,并将其持有的5万元注册资本转让给夏华超。
对此,新广益的解释是,2007年前后,新广益处于创业发展期,由于公司规模有限、员工数量较少,夏超华为了将有限的精力专注于研发生产,急需引入一名值得信任的人员加入公司,协助其共同管理公司、分担业务压力。
目前,夏超华直接持股56.59%,通过聚心万泰、鼎立鑫、联立星间接持股23.21%、0.22%、0.11%,合计持股80.13%。夏华超直接持股3.33%,通过聚心万泰间接持股1.37%,合计持股4.70%。夏超华为新广益电子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其弟夏华超为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
兄弟二人经过努力,将新广益经营了起来。有意思的是,在把公司做大后,夏超华倒是先“捞”了一笔。
2021年11月,新广益电子进行了一次现金分红,也是成立以来的首次分红。派发2.2亿元现金,资金来源为新广益电子的自有资金。数据显示,2021年,新广益电子的货币资金为6266.31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036.71万元。
根据比例,上述现金分红中,夏超华、夏华超、聚心万泰分别取得500万元、50万元、2.15亿元。
股权结构显示,聚心万泰的控股股东是夏超华、夏华超,持股比例分别为94.44%、5.56%。也就是说,上述2.2亿元现金分红全部落入夏超华、夏华超兄弟两人手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分红的当年,新广益的净利润为8349.46万元,在2020年和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8874.80万元、8152.99万元,这三年的净利润合计约为2.54亿元。夏超华、夏华超兄弟二人的这次分红几乎掏空了新广益三年的净利润。
对于此次分红,新广益也做出过解释,夏超华获得的资金主要是为了公司发展而购买资产。
据了解,2021年,夏超华通过自有资金拟收购两笔资产,当时的意向价格分别为1.30亿元、8000万元。但因夏超华的流动现金无法覆盖相应投资金额,因此通过实施分红筹措相应的资金。2022年,因市场环境变化、交易价格、风险因素等原因,上述两笔资产收购落空。
有意思的是,现金分红虽未能如愿购买资产,但新广益的资产负债率实实在在的好看了许多。
数据显示,2021年,新广益电子的其他应付款为1.98亿元,而在2022年却为67.77万元。新广益电子在招股书中直言,2021年其他应付款金额较高,主要是1.95亿元应付股利所致。
也正是由于1.95亿元的应付股利,致使新广益电子2021年的负债率为62.03%,而在现金分红之后,新广益2022年负债率下降至18.68%,下降幅度明显。在此后的时间里,新广益的负债率保持在20%左右。2023-2024年,新广益的负债率分别为20.62%、18.81%。
如今,夏超华将要带着新广益涌入资本市场,面对今年要上市的对赌,他能否如愿以偿,尚需时间检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