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购买苏27战斗机出现了违反许可协议的情况,中方实际上复制技术,并让人不得不考虑供应苏35战机可能带来的后果。”
2013年,时任俄技术集团公司总裁谢尔盖·切米佐夫曾在迪拜航展上谈及“为何与中国就苏35采购谈判暂无下文”时,给出了上述这样的回答。
可见俄罗斯当时对于中国购买苏35其实是颇为顾虑的。
【航展上俄罗斯主推的产品苏35】
不过为什么最后俄罗斯还是同意向中国出口苏35了呢?
俄罗斯的顾虑其实不止“仿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苏35身上,俄罗斯其实不仅担心中国会仿制,它还担心从中国这里赚不够预期的钱。
依然是谢尔盖,同样在2013年迪拜航展上,他还很直白的说“问题卡在价格上”。
当时俄罗斯对苏35的预期售价为5000万至1亿美元不等,具体要看买家想要什么配置、搭什么武器装备。
【俄罗斯研制的苏35】
在中国找上门来求购苏35时,俄罗斯希望中国能买回去48架,然而中方却表示只想要24架。
这就让俄罗斯不是很情愿把苏35卖给中国了,对此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的研究员瓦西里·卡申还解释过:俄罗斯想要卖48架苏35给中国,其实只是希望订单漂亮一点,且在分析了中国空军的情况后,觉得中国答应买回48架的可能性很大,结果没想到中国的态度很坚持,就要24架。
当然了,相比于中国买的少,俄罗斯还是更加顾虑中国那强大的“逆向研究”能力就是了。
【比如苏27,中国就以超乎俄罗斯预期的速度给仿制了出来】
虽说俄罗斯对中国购买苏35顾虑重重,不过后来俄罗斯一合计,发现卖还是要比不卖划算,所以也就同意向中国出口仅24架苏35了。
“同意出口”还是划算的
要知道俄罗斯进入2013年后,经济发展状况明显不如上一年理想——2012年时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率还有3.4%,但到2013年的时候,就只有1.4-1.5%了,这远低于俄罗斯的预期。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能源工业和军工业整体发展势头还是有所保障的,不过要是俄罗斯经济增长率持续下跌,最后肯定会波及到能源和军工这两大俄罗斯经济支柱。
【军工业是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本因为中国买的少不咋情愿卖的俄罗斯,想法就变了——不管赚多赚少,只要赚了就行。
正如瓦西里·卡申说的那样:
“没能对(向中国)成功卖出48架,那就卖24架吧,这也给俄罗斯带来了25亿美元的入账。”
除了25亿美元的直接入账外,俄罗斯将苏35卖给中国,也是希望进一步加深与中国的合作。
【中国从俄罗斯那里引进的苏35】
毕竟从苏联解体俄罗斯宣布独立后,它在美西方那里吃亏吃大发了,吸取经验教训的俄罗斯就开始“向东看”,21世纪以后都在努力与中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通过苏35加深与中国的合作,明显能为后续两国更多领域的合作打好基础,俄罗斯最后当然会同意出口苏35。
还有就是,俄罗斯那时候仍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苏35的精密程度远超苏27,中国能在短时间内仿制苏27,可不代表其能很快吃透苏35上的新锐技术。
【俄罗斯研制的苏35】
而且有苏27的前车之鉴,后来俄罗斯还特别在苏35的军售合同上添上了一些限制条件,要求中国即便成功仿制了苏35,那也不能将仿制型号推向国际市场,以避免这些仿制型号冲击俄罗斯手里苏35的市场份额。
小结
综上,俄罗斯认为卖苏35给中国,一能获得少说也有20亿美元的收入,二能加深中俄关系和奠基中俄合作,三来因为提前有准备,也不怕中国仿制会影响俄罗斯的战机外贸生意,整体来看是很划算的,于是乎还是拍板同意了战机出口。
【中国从俄罗斯那里引进的苏35】
参考资料:
【1】《俄专家:苏35非常精密 中国无法技术复制》 中国军网[2013.12.09.]《》 【2】《2013年:有喜有忧的俄罗斯》 中国军网[2014.1.1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