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韩国频道
图源:韩国纽西斯通讯社
当地时间9月17日,首尔市政府举行通航仪式,标志着由市长吴世勋主导推进的“汉江公交”项目正式启动。据了解,该项目将于9月18日投入运营。首尔市政府将其定位为连接麻谷与蚕室地区的环保水上公共交通系统,全长28.9公里、设有7个码头。但是,该项目自规划以来持续面临争议,包括运营效率、财政可持续性及船舶采购透明度等问题。
在运营效率方面,该项目面临严峻挑战。相比初期公布的75分钟(普通线路)和54分钟(急行线路)行程时间,最新预测显示实际运行时间将大幅增加至127分钟和82分钟。而相同区间乘坐地铁9号线急行列车仅需43分钟,使该项目作为通勤替代方案的可行性受到质疑。
运营规模也较原计划大幅缩减。试运行期间提出的“15-30分钟班次间隔、每日68班次”方案,在正式运营后调整为“1-1.5小时间隔、每日14班次”。尽管首尔市市政府承诺通过加强与其他公共交通的衔接来提升服务品质,但在运营频率、速度和成本效益等核心指标上仍存在明显不足。
项目财政安排引发担忧。总投资额达7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6亿元)的该项目采用准公营运营模式,亏损将由市财政补贴。这种模式在首尔市地面公交系统中已导致财政负担加重,各界担忧水上交通可能重蹈覆辙。
此外,项目采购过程受到特别关注。中标造船企业是一家缺乏行业经验和必要设备的新成立公司,却获得了200亿韩元的预付款,引发有关程序公正性的质疑。尽管市政府强调项目合规,但争议持续发酵。
有关分析认为,该项目作为旅游观光项目具有一定潜力,但作为通勤交通工具的定位缺乏充分依据。首尔市政府官员表示,将在运营过程中持续收集市民意见,完善服务功能,致力于将汉江打造为兼具交通功能和休闲体验的城市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