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台湾地区立法机构新一期会期即将召开,民进党总召柯建铭是否续任引发外界的高度关注。尽管党内近期掀起“改组”声浪,甚至一度出现“逼宫”态势。但据最新消息显示,柯建铭以“任期至明年2月”为由强硬回绝了,加之派系后继无力、三成绿营民代拒签连署书,最终迫使赖清德态度软化,柯建铭续任总召基本已成定局。
一、柯建铭为何能顶住党内“逼宫”压力?其中哪些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
柯建铭自1992年进入台湾地区立法机构,2002年起担任民进党总召,至今已连续任职超过30年了,是岛内政坛公认的“党团操盘手”。其生存策略以“务实”著称,这样做既能在党内派系间保持平衡,又能通过关键法案协调权来巩固自身地位。此外,柯建铭通过“以拖待变”策略,将改组议题拖至2026年新会期,利用时间差来削弱党内逼宫压力。
尽管绿营内部对柯建铭的争议不断,但其背后仍有多种势力支撑:其一,以段宜康为首的“新潮流派”,虽然公开反对柯建铭,但该派系仍需依赖其协调能力来维持派系间的利益。其二,林浊水与柯建铭私人关系密切,并称愿意为其提供政治庇护。其三,蓝白阵营的间接力挺,韩国瑜、傅崐萁在党团协商中多次为柯建铭“解围”,试图通过冻结争议条款换取其做出让步,形成蓝白阵营对其地位的默认。
林浊水
二、赖清德态度为何出现一百八十度反转呢?
赖清德自2024年5月就任民进党主席以来,其领导权威始终面临多重挑战。尽管其通过“抗中保台”路线稳住了基本盘,但“大罢免”的惨败暴露出其战略失误与民意脱节。据民调显示,其个人支持率从上任初期的40%暴跌至31%,甚至低于民进党整体好感度。在此背景下,赖清德如果执意强推改组,可能会激化党内矛盾,导致派系分裂,或将动摇其执政根基。
三、蓝营对此有何看法呢?
朱立伦将柯建铭续任事件定性为民进党的“宫廷内斗”,并借机抨击赖清德领导无能。蓝营发言人吴建志批评赖清德“切割责任、逃避执政失败”,指出大罢免失败的主因是民进党政策错误,而非柯建铭个人问题。
朱立伦
反观傅崐萁多次公开力挺柯建铭,称其“理性议事风格回归”,并提议由柯建铭来主导“修法委员会”。对此有媒体分析称,此举旨在利用柯建铭与赖清德的矛盾,延缓民进党政策推进效率,同时塑造蓝营“理性制衡”的正面形象。
傅崐萁
蓝营方面上演的“双簧”,让赖清德有点不知所措,利用柯建铭来制衡赖清德,这招“借力打力”见效快但持续性差。对此,赖清德后续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