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由北京陈菊梅公益基金会主办的“特长守护·益童成长”儿童生长发育系列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会议由河南省儿童医院卫海燕教授主持,汇聚河南省内儿童生长发育权威专家与骨干力量,聚焦儿童生长发育前沿动态。据悉,生长激素是矮小儿童治疗的核心药物,但治疗中“漏针”现象严重,从而导致生长效果不理想。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此次会议的焦点。
△会议现场
△河南省儿童医院卫海燕教授
生长激素缺乏危害多,传统治疗有“痛点”
孩子的身高始终牵动家长的心,随着育儿知识的普及,“生长激素”这一调控儿童生长发育的核心物质逐渐被熟知,儿童矮小症多与生长激素缺乏有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田凤艳教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内分泌专家田凤艳教授指出,生长激素缺乏不仅会让孩子因身高差异在校园中显得特殊,还可能影响长远生长潜力与心理健康,甚至出现骨密度降低、脂肪量增加、脂质谱异常等问题,成年后还可能面临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风险。
“生长激素是矮小儿童治疗的核心药物,至今已有30余年应用历史,疗效与安全性已被广泛验证。”田凤艳教授介绍说,治疗后不仅身高可得到改善,胆固醇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均有改善,心脏质量、代谢状况、心理与生活质量均可得到积极提升。
然而,传统短效生长激素需每日注射,“坚持难”成为不少家庭的治疗“痛点”。田凤艳教授介绍,2021年我国一项针对矮小儿童的调研显示:22%的患儿漏针严重,每月漏针4-8次;即便78%的患儿依从性相对较好,也无法完全避免漏针。而依从性欠佳,正是短效生长激素治疗后生长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
告别“每日打针”!河南这些医院上线新方案
为破解生长激素治疗的依从性难题,科研人员持续探索生长激素长效化技术。我们在会上获悉,今年5月,由特宝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Y型40kD聚乙二醇长效生长激素——怡培生长激素注射液(益佩生®)在全国300多家医院落地应用,其中包括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
据介绍,该新型长效生长激素优势显著,能更大程度保留生长激素的生物学活性,不仅药效持续时间更长,给药剂量更低,还不含防腐剂,可大幅降低过敏等免疫反应风险。田凤艳教授强调,最关键的是,它将原本的每日注射改为每周注射一次,极大减轻了孩子的治疗负担,显著提升患儿配合度。
那么,每日注射改为一次注射,是否会引起药物蓄积?安全性如何?对此,田凤艳教授介绍说,2024年发布的《中国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诊治指南》已明确提出,长效与短效生长激素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两者均为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临床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研究结果也显示,该新型长效生长激素多次连续给药后无明显蓄积,提示稳定、安全。
△河南省儿童医院陈永兴教授
会议讨论环节由河南省儿童医院陈永兴教授主持,河南省人民医院刘慧娟教授、河南省儿童医院王凌飞教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桂林艳教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志红教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丁黎教授还就生长激素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最后,陈永兴教授作会议总结,他表示,相信长效生长激素的应用,将有效改善治疗的依从性,帮助更多孩子朝着理想身高迈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