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乔·拜登卸任后,正面临一项不小的挑战:需要筹集约3亿美元资金,用于建造他的总统图书馆。
这本是历任总统常见的纪念性工程,但对拜登来说,却成了当前最头疼的一件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总统图书馆的文化作用
你可能好奇,为什么卸任总统都要建自己的图书馆?这其实源于美国总统的一个传统。自富兰克林·罗斯福以来,每位总统离任后都会建造一座总统图书馆。
它不只是一个藏书的地方,更是一座集合档案、博物馆和教育功能的综合建筑。
这些图书馆保存着总统任期内的文件、记录和文物,既是国家档案,也是他们政治生涯的展示窗口。对总统来说,这座建筑不仅是个人政治遗产的实体象征,也关系到他们将如何被历史记住。
而对于拜登来说,建立这座图书馆有着更特殊的意义。
高龄领导人的政治坚持
拜登今年已经82岁,健康状况不佳,近期还被确诊患有前列腺癌。他非常清楚,如果不能在生前完成总统图书馆的建设,这项政治遗产很可能无法实现。一旦他离世,很难再有人为他推动这个项目。
这实际上是一场与时间的竞赛。
他非常担忧,如果没有这样一座实体建筑来保存和展示他的政治生涯,他的成就可能会被对手刻意淡化或扭曲——尤其是在当前美国政治严重对立的背景下。特朗普一直公开质疑2020年大选结果,并试图全盘否定拜登的执政成绩。
对拜登而言,这座图书馆不仅是对自己半个多世纪从政经历的总结,更是抵御政治攻击、确保历史评价的重要依托。他迫切需要以这种方式,为自己留下一个清晰、公正的历史评价。
支持者对前总统的态度分析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拜登总统图书馆的建设面临现实困境与以往不同,这座图书馆的资金需依靠私人捐助,而非政府拨款。
然而,曾经支持他的许多主要捐款人如今却态度冷淡,甚至有人公开要求退还竞选捐款。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许多捐助者对拜登在2024年竞选连任过程中的表现感到失望。他从坚持参选到最终退出,被认为是一次重大战略失误,损害了民主党利益,也导致金主们对他的信任度下降。
二是,沟通问题也使一些捐助者感到未被重视。部分金主反映,拜登的团队在沟通中缺乏尊重,让他们失去了继续支持的动力。
三是,金主们的投资越来越注重实际回报。拜登年事已高,健康状况不佳,政治影响力已大不如前。继续投资一位无法带来政治回报的卸任总统,显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更倾向将资金投向更有前景的政治项目,例如州选举、党务建设或培养新一代政治人物。
四是,拜登在退选过程中的处理方式也影响了支持者的信心。他在党内初选表现不佳后突然退出,并试图指派副总统哈里斯接棒,这一行为引发争议,甚至前总统奥巴马也未及时表示支持。
一些捐助者认为,这种做法对民主党整体利益造成了负面影响。
与奥巴马卸任后筹得8.5亿美元建设图书馆相比,拜登3亿美元的目标并不算高。然而,在没有政治资源可做交换的情况下,很难吸引务实的金主继续支持。对当前的拜登而言,为图书馆筹资已变得异常艰难。
结语
如果拜登最终没能建成这座总统图书馆,那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远不止“没面子”那么简单。
首先,这将是他政治遗产的彻底崩塌。缺少一座实体的、权威的图书馆来保存文件和定义成就,他任内的诸多重要政策和历史功绩,将失去最坚实的支撑。
在未来的历史叙述中,这些成就可能会被对手轻易篡改、贬低甚至抹杀。
其次,这更是一种深层的历史象征断裂。自罗斯福以来,美国历任总统都拥有自己的图书馆,这在无形中构建了一种总统制度的“连续性”和“合法性”。如果拜登成为百年来第一个“无馆而终”的总统,这将使他在历史评价中显得异常孤立,甚至可能被视为某种“不完整的总统”。
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否定,更是对美国民主制度稳定性的某种冲击。
看着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美国总统,如今却为了区区3亿美元的建馆款而焦头烂额,甚至被昔日金主“背刺”,不得不感叹世事无常。这不仅仅是拜登个人的悲剧,更折射出当下美国政治生态的复杂与冷酷。一座图书馆的缺席,可能远不止是建筑上的空缺,更是历史叙事中的“失声”,和一代政治强人“晚年愁”的写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