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目光所系,心之所向

0
分享至


大阅兵·家国情丨目光所系,心之所向

目光

■解放军报记者 魏兵 杨悦 李倩

当一束束炽热的阳光聚焦到一点,足以让坚硬的物体燃烧。

那么,当一道道热切的目光汇聚在一起,炙热了什么?沸腾了什么?又升华了什么?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隆重举行,无数道目光投向了同一个坐标——

天安门广场上,高耸的“1945”如同一把钥匙,轻轻转动,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闸门:卢沟桥的枪声、南京城的悲痛、平型关的血战……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历史早已成为民族记忆,铭刻于每一名中华儿女心底。

80年前,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80年后,长安街上步履铿锵、铁流澎湃,奏响盛世强音。

当第一声礼炮划破长空,三军仪仗队踏着铿锵步伐走来,观礼台上、直播屏幕前,亿万双眼睛泛起泪花,亿万颗心脏加速跳动……目光与心灵、历史与英雄、胜利与永恒,在这一时空凝聚成强大的磁场,慷慨正气激荡人心。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句,道出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心声。

目光所系,心之所向。那里,有昨日的鲜血,有今日的热泪,更有明日的霞光。

那一道目光,穿越历史烽烟

“向右看——”

如同一座座移动的长城,徒步方队意气风发,从天安门前整齐走过。坐在东侧观礼台的抗战老兵纷纷站起身来,不约而同地将右手举到眉梢郑重敬礼,许久都不曾放下。

94岁的老兵刘世钺,用颤巍巍的手轻抚着胸前的一枚枚勋章,眼含泪花,仿佛回想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尽管有些勋章的图案已经模糊,但在老人心中,这不仅是他以身报国的荣誉,更是战友以鲜血熔铸的功勋。

“我回眸,目光沿着岁月的山脊向后伸延……”此刻,在中华大地上,一位位年届百岁的抗战老兵,在直播画面中,目睹这大国威仪,早已热泪盈眶——

他,已记不清自己的年龄,却能准确报出自己部队的番号;

他,耳朵听不清了,但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一个镜头;

他,颤抖着举起一只手,忍不住去抚摸屏幕里铿锵前行的新式装备……

佝偻的身躯,巍然的风骨,“当你接近那一种目光的时候,你的心便生出了敬意!”

三秦大地,坐在轮椅上的101岁老兵看着阅兵直播画面,嘴里喃喃地重复着“我们胜利了!”他颤颤巍巍地撑着轮椅站起,缓慢而吃力地做着踏步的动作,仿佛想融入铁流浩荡的节拍……

在他的身后,一张军装照挂在墙上。照片上的青年,目光清澈,和电视里的受阅官兵有着相似的年纪。或许,在80多年前,在最美好的年纪,他和战友们在行军路上,也曾畅想过今日的胜利和荣光……

湘西小城,102岁的抗战老兵彭长竹,在病房里看完了阅兵直播,当晚安详离世。“他归队了,去给兄弟们讲如今的盛世太平了。”一句热评,让千万网友动容。

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他们挺起胸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在黑夜中凿出一线光明!

阅兵那天,巴山脚下,岚皋县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六旬老人王开茂焦急地拦住路边的车辆和行人,请求帮助调试电视信号观看阅兵。

当路人为他调试好信号,问出一句“给谁看”时,王开茂指了指身后:“给他们看!”

“他们”是谁?是那些长眠在陵园里的英烈。这借来的数字电视,显示屏正对着一座座坟茔和墓碑!这一幕,让人们猝不及防,瞬间红了眼眶。

去时皆是少年身,归来多少英雄魂。那张毛主席与两名小八路聊天的老照片,人们一定不陌生,但很少有人知道照片背后的故事——

高个的小八路叫安定宝,矮个的小八路叫刘长贵。刘长贵身经百战,活到了和平年代。而安定宝呢?

1945年,抗战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安定宝随部队向东北挺进,遭遇日军袭击,牺牲时不过20岁出头。

那个在领袖面前笑得无忧无虑、目光里满是希望的少年,生命的故事像一颗流星,璀璨而短暂。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此时此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金色碑文,仿佛在天安门广场上回响……

阅兵开始前,一双崭新的皮鞋,被放在战车车舱里,和空降突击方队受阅官兵一起通过天安门广场。皮鞋的主人是谁?

“等抗美援朝胜利了,我就买双皮鞋,到天安门照张相。”这是战斗英雄孙占元在上甘岭的坑道里,和战友们说起过的朴素心愿。当时的他,脸上带着对未来的憧憬,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执着。

“穿着新皮鞋到天安门照相”,对今天的人们来说,这个心愿是多么普通而简单……但对孙占元来说,这个普通而简单的心愿却未能实现。

在惨烈的上甘岭战役中,面对敌人的猛烈进攻,双腿被炸断的孙占元,仍坚持指挥战斗。子弹用尽后,他解下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向敌群,壮烈牺牲。他没能等到胜利的那一天。他的身影,永远定格在那个战火纷飞的瞬间,定格在了27岁。

“老排长,如今的美好生活,皆因你们当年的牺牲与付出!今天,就让这双皮鞋代你‘走过’天安门前。”距离孙占元牺牲73年后,这个愿望终于被他的传人以另一种形式实现。

抬眼望去,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集合了各型新式战机的空中梯队呼啸着掠过苍穹。那震耳的轰鸣声,仿佛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告慰。

正如万千网友所说,阅兵式上那辆以1945为车牌号的红旗检阅车并不是“空车”,它满载着抗战先烈的英魂——这盛世,他们一定看得到!

那一道目光,贯穿山河血脉

帕米尔高原的天空,碧蓝如洗。

9月3日上午,年近九旬的塔吉克族老人尤勒瓦斯坐在轮椅上,手握国旗,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场阅兵盛典。他的眼前是天安门,他的身后,同样是一座“天安门”。

“这辈子,想去一次北京,看看天安门。”作为护边员,尤勒瓦斯将青春献给风雪边关,又将使命传给儿子、孙子。由于身体原因,他去往北京的愿望已经难以实现,但志愿者还是经过多方努力,赶在阅兵式前,在老人院前垒砌了一堵数米高的墙面,在上面绘出了一座“天安门”。

身后,湛蓝天幕映着“红墙黄瓦”。老人目视前方,镜片后浑浊的双眼盈满泪水,双手努力挥动着五星红旗。这一刻,他虽身在高原,心脏却随着屏幕里激扬的乐声,与祖国的脉搏一同跳动。

山河万里,血脉相系。穿越历史烽烟,这道忠诚的目光始终未曾改变。

当年,那场席卷山河的劫难降临之际,新疆人民为支援前线抗战节衣缩食、捐出积蓄,让一架架带着家乡名字的战机,从天山脚下飞向抗日战场。

何为毁家纾难?一位78岁的老人,捐出了自己唯一值钱的金耳环;喀什一位贫苦的寡妇,捐出了一穗穗拾得的一袋小麦;若羌县各界群众集体捐献了300只羊、80头牛、32峰骆驼……1938年12月,新疆民众抗日救国后援会收到了一封电文,和田平民艾沙因家中贫困,无钱无物可捐,因此“愿将一十八岁之子于素甫捐送前防效力”。一张张被不同民族姓名填满的捐献清单,镌刻了这片土地与祖国的血脉相连。

1944年,为绕过日寇封锁,将国际援助物资转运到前线,一支集纳了上千匹骆驼马匹的驮队自世界屋脊启程,穿越喜马拉雅山麓,翻越喀喇昆仑雪线。来自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和塔吉克族的驮工以血肉之躯跋涉于“生命禁区”,他们虽未踏足抗日前线,却牺牲在抗日的路上。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小号声刺破云翳,阳光洒落金辉,《义勇军进行曲》在阅兵场上响起。这一刻,旋律如弦,连起了山河万里,串起了烽火与新生。

诗人说,谁的目光如此犀利,能追及歌声的飞扬。

80多年前,一道道目光在歌声中汇聚,凝成血泪。学生、工匠、文员、报童、黄包车夫……华夏儿女“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每个人都以最悲壮的呼喊发出“最后的吼声”。今时今日,伴着阅兵式上的胜利回响,北京西站的大屏幕前,背负着行囊的男女老幼停下赶路的步伐,再次唱响这首镌刻于国人血脉的歌曲,时光仿佛从未改变什么,又好像已经改变了一切。

这是属于所有中国人的时刻。

风尘仆仆的环卫阿姨,隔着玻璃门注视着电视屏幕;席地而坐的工人大叔,用粗糙的手揩去眼角的泪痕;留学海外的学子,在大洋彼岸的课堂上透过屏幕遥望祖国的盛典。

往日人声喧嚣的菜市场摊位上,铿锵之音笼罩了烟火气息,每个摊主都打开手机关注着同一画面;疾速行进的高铁车厢中,旅客们手机中的军乐与脚步声此起彼伏,合奏出一首完整的乐章;熙攘街道的电子屏幕前,行色匆匆的人们纷纷放慢脚步,外卖员停下电动车,出租司机迈出车门,只为不错过这一庄严的瞬间……

那一刻,目光凝成热泪,模糊了年龄性别的界限、身份职业的标签。那一刻,华夏大地上的人们不约而同向历史深处的屈辱长夜望去,向光明灿烂的来日坦途望去,致以盛大的“注目礼”。

他们为何而凝望?他们因何而落泪?

90多年前,在《东方杂志》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开年新刊上,画家丰子恺用这样一幅漫画作为杂志的封面——稚嫩的孩童将“地球”置入盆中,努力清洗着中国版图上的尘秽。

那是1933年,侵略者的铁蹄已肆虐东北全境,剑指长城以南。战争的阴云笼罩在中华民族的天空,作家巴金在杂志征稿中写道:“在这漫长的冬夜里……我只听见许多许多人的哭声。”

80年前,当中国人民以3500万伤亡的代价换来了来之不易的胜利,丰子恺又创作了一幅漫画——暖黄灯光下,父亲高举幼子,母亲与长女笑着站立一旁,家猫静静守在主人身侧。

画作犹如窗口,照见了一个民族的浴火涅槃。这幅画,被丰子恺命名为《胜利之夜》。

昔日遥望山河,那泪光中盛满遍野烽火、血色残垣;今日瞩望盛世,那泪光盈满安定的喜悦,诉说着国家与民族的淬火新生。

于是,馄饨店、小酒吧、大学食堂里,响起慨然的《强军战歌》;于是,直播间、短视频里,挤满“祖国万岁,人民万岁”的弹幕与评论……这声音、这文字、这目光,让我们由此触摸到伟大祖国跳动的心脏。

镜头转换,当空中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王伟的遗孀阮国琴把王伟的照片举向蓝天,而在她旁边,陈祥榕的母亲姚久穗正安安静静坐在那里,凝望着天空。

这一幕,让人不禁想起拍摄于1959年的一张老照片,那是刘胡兰母亲、黄继光母亲、董存瑞父亲和罗盛教父亲的合影。正是这些穿着朴素、神色腼腆的平凡父母,正是这些从泥土中生长起来的平凡家庭,培养出一位位在祖国需要时挺身而出的英雄儿女,撑起了民族的脊梁。

天幕辽阔,青瓦连绵,战机列队飞过北京城上空,鲜红的党旗、国旗、军旗在苍穹之上交相辉映。两名14岁的少年手持望远镜,目光紧紧追随着如破云之箭的机阵。

这是两名少年第3次守在这片屋顶之上“观看”阅兵盛典。从懵懂的孩童到茁壮的少年,一次次与战机同框的画面记录了少年的成长。这片大地上的孩子,和他们蓬勃生长的家国情怀,正交织成同一幅图景,满载着光明与希望。

那一道目光,眺望未来征程

纯白的手套与鲜红的旗帜相贴,举手,扬旗。

作为国旗护卫队升旗手,张威屏住呼吸,一丝不敢松懈,“砰砰”的心跳与国歌节奏悄然同频。当五星红旗随着激越的旋律冉冉登顶时,他不由舒了一口气。为了这一天,他日复一日地练习升旗动作,磨破又染红的白手套多达13双,只希望能以最好的姿态站上阅兵场。

望着空中那面长5米、宽3.3米的国旗,张威心头蓦然浮现出这样一句话:“目光所至,皆为华夏。”

华中平原,细雨笼罩小村。乡亲们披着雨衣、撑着伞来到卫国戍边烈士肖思远的家中,陪伴他的母亲刘利霞坐在电视前,等待一个身影的出现。

2022年,肖思远牺牲于边境冲突两年后,时年18岁的肖荣基接过了哥哥未竟的使命,成为“杨根思连”一名战士。这次阅兵,他正是陆军徒步方队的一名队员。

脚步铿锵,一步一印。看着那个气势磅礴的阵列整齐通过天安门,刘利霞的眼中藏着万语千言,浮现出点点泪光。肖思远房间里,几枚青红相间的枣子逸散着清新的气息,那是母亲今天刚刚采摘、放到他书桌上的。“思远,你看到了吗?”刘利霞轻轻说道,“你弟弟替你走过天安门前了。”

蜀地羌寨,云雾重重缭绕青山。受阅队员唐磊的父母郑重地穿好民族盛装,与乡亲们聚在一起,用目光在直播画面中寻觅着儿子的身影。

2008年汶川地震,唐磊的家乡北川是重灾区。这个当年只有8岁的男孩,自从被解放军从危险中解救,始终忘不了那些穿着绿色迷彩的身影,忘不了那些如“天降神兵”般投下救生物资的威武战机。

如今,置身于受阅方队,唐磊终于以庄严的方式践行了自己童年的誓愿。有网友如此评价:“被光照耀的人,终将成为光。”

这是对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一场检阅。

“大家好,我是2004年的”“我是2005年的”“我是2000年的”……“今年是我入伍的第11年”“我第4年”“我入伍8年啦”……一段记录官兵等待受阅的现场视频中,受阅队员争相报出年龄和军龄。一张张昂扬的面孔,一个个挺拔的身影,在赓续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的征程中,诠释着人民军队的青春年轮。

检阅是召唤,是凝聚,是淬火。这场举世瞩目的盛典中,蕴藏着人民军队重新审视自己、锤炼自己的如炬目光——当艰险与挑战再度来临,中国军人还能否筑起钢铁长城,能否用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我们再也不用惧怕火力不足了!”当“刘老庄连”的战旗随风飘扬,这支曾仅凭一挺重机枪、3挺轻机枪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连队,已融入多兵种火力协同的合成体系。手持战旗,擎旗手王宸一仿佛看到了身后的千军万马。

“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两遍了!”抬眼望去,80架战鹰以模块化、体系化编成列阵长空,形成以预警机为核心,歼击机、轰炸机为骨干,加受油机、电子战飞机为支撑的体系。人民空军打击力量跨越式发展,“全域联合体系作战”的新景观呈现在祖国人民面前。

“我们的炮再也不会‘够不到’了!”曾经,电影《鸦片战争》中再现了这样一幕场景,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名部属对关天培痛泣着报告:“我们的炮够不到他们啊!”如今,那句满载耻辱与憾恨的台词彻底成为历史,每一个观看这场阅兵的人,都不会忘记那撼天动地的一句“打击范围,覆盖全球”。

当盛典落幕,受阅官兵迈着坚定的步伐回到演训一线、回到维和战场、回到边防哨卡,从他们坚定的目光中,我们能够读懂——这场阅兵,绝非最后的“成绩单”,他们将在战位上继续书写自己的“使命答案”。

陆军某部班长刘亚江,在接到阅兵任务前两天还在边防一线巡逻执勤,如今他又回到坚守的战位上。“革命先辈用浴血奋战换来了和平盛世。如今坚守边防一线,守护祖国大好河山,就是我们必须扛起的使命。”他坚定地说。

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召唤着全军官兵全力以赴、务期必成。从胜利走向胜利,人民军队向前冲锋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的目光,始终眺望着更遥远的未来。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太损了!巴基斯坦在歼-10CE机头上涂阵风标识,很明显是展示战果啊

太损了!巴基斯坦在歼-10CE机头上涂阵风标识,很明显是展示战果啊

战争与帝国
2025-09-17 22:38:57
修建、租用14个诈骗园区搞电诈,诈骗数额超11亿元!徐发启犯罪集团案一审开庭

修建、租用14个诈骗园区搞电诈,诈骗数额超11亿元!徐发启犯罪集团案一审开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4:57:20
男子曝光彩礼谈崩现场,女方张嘴48万,不给嫁妆,还要空手套房

男子曝光彩礼谈崩现场,女方张嘴48万,不给嫁妆,还要空手套房

娱乐看阿敞
2025-09-18 17:16:14
南通将建入沪新通道,可惜上海不接招,或成断头路,难发挥大作用

南通将建入沪新通道,可惜上海不接招,或成断头路,难发挥大作用

笔墨V
2025-09-20 03:47:57
基督教的“性力派”,有多开放?亚美尼亚基督教为何是千年异端?

基督教的“性力派”,有多开放?亚美尼亚基督教为何是千年异端?

柳絮忆史
2025-09-14 05:20:03
意外之喜!杜兰特因忘账户密码,15年购入比特币至今未卖

意外之喜!杜兰特因忘账户密码,15年购入比特币至今未卖

雷速体育
2025-09-18 10:26:10
大连教练组怒了!马镇致命失误 申花门将没一个靠谱 小毛错失良机

大连教练组怒了!马镇致命失误 申花门将没一个靠谱 小毛错失良机

刀锋体育
2025-09-19 22:56:27
宝妈商场侧躺露沟被拍火上热搜!这姿势配合身材难怪男同胞把商场挤爆哈哈

宝妈商场侧躺露沟被拍火上热搜!这姿势配合身材难怪男同胞把商场挤爆哈哈

经典段子
2025-09-14 22:35:05
65岁的我和44岁的她相亲,同居两个月,她怀孕了

65岁的我和44岁的她相亲,同居两个月,她怀孕了

杨木林
2023-11-13 10:55:10
200+老字号空降展览中心!懂经上海人每年都要来买买买!附必买清单+隐藏优惠!

200+老字号空降展览中心!懂经上海人每年都要来买买买!附必买清单+隐藏优惠!

新民晚报
2025-09-19 18:45:42
又死了一个

又死了一个

求实处
2025-09-18 22:20:02
辽宁一广场大量鸽子发抖吐白沫,甚至出现个体死亡,当地警方回应:疑似气温骤降导致

辽宁一广场大量鸽子发抖吐白沫,甚至出现个体死亡,当地警方回应:疑似气温骤降导致

极目新闻
2025-09-19 10:48:16
格力高管发文回应小米空调“10年免费包修”

格力高管发文回应小米空调“10年免费包修”

中国基金报
2025-09-20 00:12:48
深圳官员姚任落马,从励志典范到腐败典型

深圳官员姚任落马,从励志典范到腐败典型

听枫观澜
2025-09-18 18:29:02
邓卓翔:球队连续两场大比分失利,主要责任还是在我

邓卓翔:球队连续两场大比分失利,主要责任还是在我

懂球帝
2025-09-20 00:47:51
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冯慧君:ESG是企业长期价值必答题,助残公益成治理现代化标尺

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冯慧君:ESG是企业长期价值必答题,助残公益成治理现代化标尺

华夏时报
2025-09-19 13:57:52
改变世界的7项技术,在我们有生之年,或许能够全部见证!

改变世界的7项技术,在我们有生之年,或许能够全部见证!

Thurman在昆明
2025-09-17 10:04:56
马克龙夫人向法院提交证据证明自己是女性

马克龙夫人向法院提交证据证明自己是女性

极目新闻
2025-09-19 17:00:38
宋伊人合租室友被扒,本人连夜删除上万条评论,疑已出国!

宋伊人合租室友被扒,本人连夜删除上万条评论,疑已出国!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09-17 09:23:42
郭碧婷罕曝现状,生图脸肿馒化还歪嘴,戴廉价手链穿衬衫孕相十足

郭碧婷罕曝现状,生图脸肿馒化还歪嘴,戴廉价手链穿衬衫孕相十足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09-20 05:33:38
2025-09-20 06:36:49
荷兰豆爱健康
荷兰豆爱健康
珍惜每一天
1409文章数 313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数码
健康
手机
教育
时尚

数码要闻

750万小米空调升级10年免费包修:为用户节省15亿元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手机要闻

iPhone17系列零售版验机防骗、防扯皮攻略| 验机细节拉满「科技美学开箱」

教育要闻

分层教学就是搞歧视?家长和老师激烈争论

卡其裤+蓝衬衫,简单高级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