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还有一个大问题很多人都没注意到,那就是乌克兰的女人将来该怎么办?战争把男人都卷走了,家里只剩女人和小孩,想找个靠谱男人比登天还难,街上几乎见不到年轻男人的影子,女人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硬着头皮撑下去。
国防部冰冷的报表显示,乌军女兵从战前 3.1 万飙升至 6.7 万,其中 1.8 万人是母亲。她们的防弹衣尺码普遍大两号,因为后勤仓库里只有男式装备;训练时长从半年压缩到两周,很多人第一次摸枪是在开往前线的装甲车上。
2025 年春天,波克罗夫斯克战场的泥土里埋着 47 双女式军靴,鞋跟磨平了,鞋面上还沾着暗红的血迹,这些鞋子的主人都没能活着走下战场。她们是被承诺 "参战可减刑" 的女囚,组成的突击队死亡率高达 83%,就像没人在乎的血肉补丁,填进了战争的战壕里。
现在乌克兰的街上,想看见个年轻男人比登天还难。世界银行的数字摆在那儿,2021 年还有 2064 万男性的乌克兰,到 2023 年就只剩 1754 万了,这还没算上那些失踪的、没登记的。
利沃夫的妈妈们每天刷新儿子的社交页面,有的人刷了 478 天,页面永远停留在最后那条 "妈妈我很好" 的消息;切尔卡瑟的寡妇收到的抚恤金信封里,只有 150 美元和一张连阵亡日期都没写的感谢纸条。基辅婚姻登记处的人说,2023 年的新婚数量比战前少了 73%,好多女人这辈子可能都没机会穿上婚纱了。
军队里的女人越来越多,从战前的 3.1 万变成了现在的 6.7 万,其中 1.8 万都是孩子的妈妈。这些女兵穿着大两号的男式防弹衣,跑起来的时候护心镜会往上滑,子弹打过来根本挡不住要害。
她们的训练时间从半年压缩到两周,有的人第一次摸枪,还是在开往前线的装甲车上。2024 年虽然批准了专为女性设计的防弹衣,可前线的女兵说,真能拿到新装备的没几个,大多数人还得穿着不合身的旧装备拼杀。
后方的女人日子也不好过。全国 450 万流离失所的人里,70% 是女人和孩子。第聂伯罗的女工们凑钱开了家 "希望缝纫厂",给援助组织做防寒服,每月挣的钱刚够吃饱饭,可这已经是 20 多个家庭的全部依靠了。
敖德萨的大学生索菲亚教外国孩子学乌克兰语,对着屏幕说 "既能挣点生活费,也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文化还活着",可关掉电脑,她还得去防空洞躲避轰炸。
现在乌克兰的女人平均每周要做 56 小时的家务和育儿工作,相当于两份全职 jobs 。第聂伯河畔的学校里,三分之一的孩子来自单亲家庭,他们的爸爸不是死在了战场上,就是失踪了再也没回来。
利沃夫的心理诊所挤满了人,咨询师每天要接待几十个 PTSD 患者,有的女人说着说着就哭起来,说总梦见丈夫浑身是血地站在门口。
联合国妇女署搞了个 "女性创业计划",给返乡的女人发小额贷款,欧盟也资助了技能培训项目,教 8000 个女人学电工、学农业技术。可这些帮助就像洒在沙漠里的水滴,根本不够解渴。
乌克兰女性失业率最高的时候到了 45%,就算有份工作,工资也低得可怜。更让人绝望的是,65 岁以上的老人占了总人口的 23%,养老金体系眼看就要崩溃,等这些撑起家庭的女人老了,谁来养她们呢?
泽连斯基政府今年出台了新政策,允许 23 岁以下的男性离境,说是要为国家保留 "最后火种"。可这政策让女人们更迷茫了,年轻男人都走了,她们的未来在哪里?
基辅郊区的征兵站里,有妈妈含泪送 20 岁的儿子去波兰留学,说 "至少他能活下来",可这话听在那些丈夫儿子都战死的女人耳朵里,不知道有多刺耳。
乌克兰的人口已经从 2018 年的 4520 万掉到了 2025 年的 3898 万,总和生育率只有 1.16,连维持人口稳定需要的一半都不到。专家说再这么下去,三代人之后可能面临 "生理性灭绝",可女人们顾不上想那么远,她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今天熬过去。
战场上的女兵还在穿着不合身的装备战斗,后方的女人在废墟里摆摊挣钱,失去丈夫的寡妇抱着孩子等待不知会不会来的抚恤金。2025 年的乌克兰,女人成了国家的顶梁柱,可这根柱子早就被战争蛀空了。
波克罗夫斯克战场的 47 双军靴还埋在土里,就像无数个没被记住的名字,提醒着人们,这场战争最沉重的代价,终究是女人们用一生去背负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