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皖江之滨的火箭总装测试,到全球最大的镁合金生产基地,池州通过创新驱动、产业集聚,以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矩阵,擦亮制造强市新名片。
在池州星河动力的火箭总装车间,直径3.35 米的“智神星一号”液体火箭正在进行出厂前最后一轮测试,有望年底首飞。
安徽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动力制造部 部长 邢柏强
目前所有的大型的地面实验都完成,火箭上比较关键核心的,像发动机制作测试,点火热试车都是在池州,后续智神星二号动机更大推力的也是在池州。
通过“基金+招商”引进星河动力,池州市2019年率先在长三角布下商业航天首子,实现本土火箭产业从0到1的突破。五年间,16家箭、星骨干企业纷至沓来,另有12个在谈项目有望接续落地。一个从火箭制造、卫星载荷到数据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在池州加速成型。
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招商五局 副局长 江曼
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引育商业航天重点企业50家,具备年产35发运载火箭、400台卫星载荷,形成百亿级的产业规模。
而在距离星河动力仅一小时车程的青阳县,2020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主会场签约的百亿级项目——安徽宝镁轻合金生产基地,经过五年建设已步入成熟运行阶段。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的大型竖罐双蓄热冶炼技术和一体化压铸工艺,持续推动镁合金在车身结构件、电池托盘等高端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宝钢金属技术中心首席研究员 安徽宝镁项目科技研发总监 李晓峰
这个新能源车底架我们用镁合金一体压铸成型的,相对来比钢的话大概轻了4/5,然后比铝的话大概轻了1/3,会使我们的新能源车整体的车重更轻,续航更长。
今年1-5月,宝镁产值达2.65亿元,同比增长220.5%,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镁合金生产基地。未来项目全面达产后,将实现全球三分之一镁产品供应。锚定半导体、商业航天、镁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池州系统构建从产品孵化、企业培育到园区集聚、产业链形成的多层次赋能体系,持续推进制造业向高质量、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正从“单点突破”迈向“聚链成群”的产业生态圈。
池州市工业经济运行中心 主任 汪涛
锚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着力塑造“向新、向绿、向智”的产业特征。以创新为引擎,以绿色为底色,以智能为动能。2025年1到7月份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