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刘芳芳记者 高小雨)9月10日18时50分,夜幕初降,在330千伏凯歌变电站18米高的作业平台上,3名高空作业人员身着“静电屏蔽服”,完成了3号主变上方门架横梁最后一颗螺栓的紧固。这场高难度、高风险的不停电主变门架安装作业历时3小时50分钟的“毫米级”精密操作,终于圆满落幕!
330千伏凯歌变电站3号主变门架吊装现场
330千伏凯歌变电站位于神木市锦界镇,主要承担锦界工业园区的供电任务。近年来,园区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原有2台主变压器的负载率已达87.2%。为提升供电可靠性,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启动扩建工程,新增1台360兆伏安主变压器。
“3号主变门架安装是扩建工程的关键节点,本次需完成人形构架1榀、横梁1榀的吊装任务,其施工难度和风险极高。”第二项目部负责人张晓博介绍,“横梁构件重达4.14吨,安装高度18米,一端连接2号主变门型构架预留搭接点,作业区紧邻在运2号主变门架高中侧跨引线,电磁环境复杂。而且人形构架下方32根预埋螺栓、横梁两端共8根螺栓,对接精度要求极高,任何细微失误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为保障园区企业生产零影响,业主项目部组织施工项目部经过多次研讨,最终选择了极具挑战的不停电作业方案。
当天15时整,所有构件完成地面组装,吊装施工正式启动。25名全副武装的作业人员、11名管理人员全部就位。三台起重机——50吨主吊、25吨辅吊和12吨辅助吊装机械同时运转,25米高的高空作业车伸展吊臂,现场忙碌而有序。
现场防护措施严密如“铜墙铁壁”。作业区与2号主变之间设立双层硬质围栏,吊装设备经三级安全验收,吊物均采取2根牵引控制绳防止晃动,同步实施临时接地措施,高空人员身着“静电屏蔽服”防范高压电场对人体造成伤害。
“我们为这次作业配备了‘天眼’系统。”张晓博指着吊臂顶端的激光测距仪说,“它能实时监测吊臂、吊物与带电设备之间的距离,一旦低于安全预警值即自动报警,若低于停止值,还会联动切断吊车动力电源。”
15时30分,首次试吊准时开始。当重达4吨的横梁在吊钩牵引下平稳抬升30厘米,随即悬停。工作人员迅速上前,对吊臂稳定性、制动性能及接地状况进行全方位检查。5分钟后,各项数据确认正常,正式吊装作业全面展开。
吊装过程中,地面人员使用2根牵引绳精准控制吊物摆动,吊物上升和晃动速度严格控制在每秒不超过0.5米的规范要求内。高空作业车吊臂顶端的激光测距仪持续闪烁着绿色提示光,操作员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手指在操纵杆上微调。地面指挥人员手持对讲机,以简洁明确的口令重复确认每一个指令。18米高空处,新安装的构架以极为缓慢的速度平移,始终与相邻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
“除常规的总负责人和吊装指挥外,我们还特别设置了设备专职监护人,全程紧盯带电设备状态。”张晓博说。
历经3小时的精密作业,所有构件安装就位。工作人员随即进行最后阶段的螺栓紧固,高空作业平台上,施工人员使用扭矩扳手对每个连接点进行最终固定。
18时50分,随着最后一颗螺栓紧固完成,吊装作业顺利结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