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里,有些名词也可以当形容词用。
比如说——凡尔赛。
2020年左右,网络上开始流行“凡尔赛文学”,某些人看似抱怨,实则炫耀,比如“唉,住大房子好烦,清洁工又偷懒了”“我老公送的包太贵了,背出去好尴尬”。
久而久之,「凡尔赛」逐渐被用作形容词。这个词源于法国的凡尔赛宫。
换个角度看,这也说明,在很多中国人的潜意识里,这座宫殿是法国皇室奢华生活的象征,代表了极致的财富与精致。
我去过凡尔赛宫,那是一段很奇葩的经历,值得与大家分享。
凡尔赛由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修建而成,他和清康熙皇帝差不多处于同一时期,这两位君主有很多有趣的相似之处:
路易十四,1643年登基,在位72年,97岁才去世,相比当时只有40岁不到的欧洲平均寿命,他简直就是人瑞!而且,他还是世界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1662年登基,1722年去世,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相比那些英年早逝的同行们,他们都是罕见的寿星。这两位强人,都是幼年丧父、儿时登基,登基时康熙八岁,太阳王五岁;都曾受到辅佐大臣的威胁,少年康熙最后智擒鳌拜,夺回大权。路易十四则直到马萨林寿终正寝,才真正执掌大位;两人也同样精力充沛,路易十四每天工作6到10小时,康熙在位61年,除生病和重大节庆外,几乎无一日不听政;太阳王路易十四,让法国成了真正的欧洲霸主,法语风靡各个欧洲王室,而康熙则收台湾、镇三番、开疆扩土,让清帝国达到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
当然,他们也尚武、专制,但以封建帝王的标准来说,两人都称得上明君,文功武治,使大清帝国与法兰西国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2011年,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过“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一封泛黄的复信件,引来不少观众驻足、赞叹,这正是太阳王写给康熙帝的信:
“久闻陛下左右,贤俊云集,钟爱欧罗巴科学。朕遂定议,遴选我国六位精研数理之士,躬赴贵国,奉呈巴黎皇家科学院最新奇之学术,与天象观测诸端新知,以资切磋。”
可惜的是,俄罗斯拒绝借道传信,这封康熙始终未能看到的信,现收藏于法国外交部。
法国皇室的糜烂比起清王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凡尔赛宫风格是洛可可风格的前奏,体量大而无当,到处是金光闪闪,极尽奢华之能事,丝毫不给人喘息的机会,仿佛生怕别人低估皇室的金钱和地位。
凡尔赛的停车场巨大,停好车,跨出车门,我的目光就被一扇巨大的金色大门吸引住。走近细看,这门的构造繁复得有些别扭,丝毫不讲究繁简之间的比例和节奏。不过第一眼看到这样的金色大门,毕竟有些新鲜感,不至于太反胃。
一直往皇宫里面走,眼睛就被各种金色的装饰“蹂躏”:金色的屋顶、金色的喷泉、金色的窗户、金色的围栏、金色的天花板、金色的雕塑……
但这还不是金碧辉煌的登峰造极之处。皇后的寝室才是这一系列金色攻势的高潮:金色的墙纸、金色的吊灯、金色的凳子、金色的壁柜、镶金的床单、镶金的床罩……在这里,金色统治了一切。每当回忆凡尔赛宫时,我的脑海里就出现皇后寝宫里的那一片金色的海洋,晃得我老眼昏花、眼冒金星。
我并不是反感金色,如果把建筑上的金饰发挥得恰到好处,那么金色也是一种高雅的锦上添花之笔。比如金阁寺,黑色的屋顶,镶嵌金箔的二楼和三楼,大块留白的一楼,在周围绿树的衬托之下,和湖水相映成趣。既有金色的富丽堂皇,也有黑白的素雅,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凡尔赛宫的金色是一种暴发户似的挥霍无度,就像一个土豪,恨不得把牙齿拔光,统统镶上金牙。
凡尔赛不仅宫殿没有品位,它的园林更是呆板。漫步在这片园林,眼前一片空旷,很难找到可以遮阳避日的阴凉,也很少有可以小坐片刻的休息之处。不去看,有些可惜,毕竟大老远来了;进去看,则有些后悔,双眼享受不到丝毫审美的快感,双腿还要承受长途奔袭的劳累。纯粹鸡肋!
从凡尔赛宫的高处俯瞰,那片开阔的园林就是一系列几何图形的枯燥拼凑。我呆呆地看着这片园林,百思不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后来终于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也许当时法兰西帝国的教育水平太低,太阳王路易十四费尽心机地向王公贵族们展示他的几何学造诣,毕竟能画出这么工整的大面积几何图形,那可是相当有学问的。对!一定是这个理由。
那次环法之行,让我深刻体悟到法国贵族审美的致命的缺憾,那就是不懂什么叫“留白”,尤其是凡尔赛宫的内部装修风格,滥用各种奢华元素,很容易给人造成审美疲劳,丝毫不给参观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凡尔赛宫,那最贴切的就是“土”!当年法国王室的审美能力,被那些在苏州建私家园林的盐商和贪官甩出十条街!基本上和目前在杭州郊区建造“欧式城堡”的暴发户,处于同一个水平。注意,我这里说的是法国某些王室的审美品位,而不是将所有法国人一杆子打死,很多法国老百姓的品位可是让我十分敬仰。
凡尔赛宫的建筑对我来说丝毫没有吸引力,但很幸运,我在凡尔赛宫遇到一位志愿讲解员,他满头银发,西装笔挺。他的英语虽然带着浓厚的法国口音,但他敬业的态度弥补了这个缺点,他并不罗列无聊的年份和枯燥的史实,而是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我好奇地问他:“路易十四的厕所在什么地方?”
“当时凡尔赛宫没有厕所,”讲解员哈哈一笑,他似乎也很乐意聊聊这个八卦,“当年的凡尔赛宫以臭气熏天闻名天下……”
我当时将信将疑,以为是他信口开河,回去查了中英文资料,果然如此:凡尔赛宫过分追求宏大奢华,使得居住功能极不方便。宫中没有一处厕所或盥洗设备,连太阳王都不得不在卧室的壁炉内便溺,但这对路易十四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因为他一年只洗一次澡。出生于凡尔赛的路易十五极端厌恶寝宫,因为它虽然宽敞、豪华,却不保暖。
1660年的一个冬夜,身高只有1.54米,平时喜欢穿高跟鞋的太阳王来到这个金色的寝宫,这里住着他的皇后,西班牙公主玛利亚。
新婚燕尔,在那张硕大的金色大床上,他和皇后浓情蜜意,调情嬉戏,然后逐一褪去她那金色的华服,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奢华而又浪漫。不过,当欲火焚身的太阳王解开金色的裤带时,一股汗液和尿液的混合骚味直扑皇后而来,皇后忍无可忍,但也只能再忍,因为她知道龙颜大怒的后果,也知道陛下一年只洗一次澡。
壁炉里的火苗已经奄奄一息,残存的炉火炙烤着太阳王昨夜留下的排泄物,整个寝宫弥漫着帝王体液的气息。这多么值得玛利亚欣慰啊,这可是她魅力的鉴证!她庆幸,至少皇帝没有把体液排泄到其他女人的壁炉内。
由于寝宫空间太大,设计并不合理,在这寒冷的冬夜,壁炉不足以让整个寝宫保持舒适的温度。开始时,太阳王和皇后在被窝内缠绵悱恻,云雨交欢,慢慢地,皇后开始香汗淋漓,太阳王也变得燥热,于是皇帝陛下豪气地甩开被子,玛利亚的脸上泛起了娇羞的红晕,这红晕让皇帝更加豪气万丈,他们开始向快乐的巅峰攀登。此时,一阵寒气透过窗户的缝隙,向正在奋战的太阳王吹来。中医理论认为,男女交欢时最忌讳寒气侵入体内,太阳王虽然贵为天子之躯,也没有抵挡住彻骨的寒气。
“阿嚏!”——路易十四打起喷嚏也是器宇不凡,声音洪亮,在空旷的寝宫回荡,这股寒气还催生出一串鼻涕,像一根兰州拉面一样从他的鼻孔中挂了下来,这个意外打乱了皇帝的节奏,他身体也随着这喷嚏,猛烈地紧绷了一下。此时,他的子孙犹如大坝开闸后的洪水,慌乱地一泻千里。
这个巅峰来得有些早,皇后的表情看起来还没有尽兴,更让太阳王难堪的是,最后,他那串鼻涕也终于挂不住,滴在了皇后白嫩的胸膛之上……
——这可不是哪里复制的资料,而是由本人亲自杜撰的段子,谨以这个小段子,聊表本人对凡尔赛宫的崇高敬意。
今天就写到这里,各位晚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