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郑玮 通讯员 张敏 李渲)9月14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五厂新能源累计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大关。这一成果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3.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7万吨,可满足30万户家庭年生活用电需求,标志着该厂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从“技术探索”到“规模见效”的关键跨越,为传统油田清洁能源替代提供了实践样本。
近年来,采油五厂严格遵循中国石油“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部署及属地政府、油田公司新能源业务决策部署安排,以姬塬油田绿色低碳新能源综合示范基地建设为统领,将海拔高、光照强等自然条件转化为新能源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光伏+风电+储能”清洁电力体系建设。在分布式光伏领域,坚持“一井场一方案”的定制化思路,累计建成投运220座分布式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7.66兆瓦;同时构建“设备支撑-日常监控-维护处置-应急应对”全流程运维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发电超9600万度。分散式风电建设上,于今年5月并网投运长庆油田首台5兆瓦风机,累计发电409万度。同步建成长庆油田首个35千伏风光储智能微网系统,配套无功补偿设备,有效提升清洁电力供应稳定性。
为了更好实现清洁能源建设应用和油田开发的深入融合,采油五厂聚焦生产场景创新探索路径:在49个井场推行“光伏+智能间开”模式,通过实时监测光伏出力调整抽油机启停,实现绿电与油井用电精准匹配,井场网电消耗降低85%;联合长庆设计院首创国内油气田新能源典型光电井站标准化体系,优化定型《长庆油田分布式光伏典型图集》,形成44种电气配置、20种结构基础、12种平面布置方案,项目设计周期缩短50%、工程投资降低5%,全面适配油田全区域、宽容量分布式光伏快速建设需求。针对风电与储能的协同应用,还将5兆瓦风机接入风光储智能微网,依托微网“2小时可充5000度电”的储能能力与“削峰填谷”功能,与光伏协同平抑电力波动,进一步保障油田生产用电稳定。
“1亿千瓦时清洁电力的突破,为采油五厂带来生态、经济、生产‘三重叠加效益’。生态层面,6.7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相当于新增185万棵成年树木的固碳量,助力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层面,‘自发自用’模式年均为企业节约电费超5000万元,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有效转化;生产层面,彻底解决偏远井场‘供电半径长、线损率高’的难题,保障油田生产全流程连续稳定。”新能源建设专班负责人焦炜介绍道。
下一步,采油五厂将加快宁夏盐池区域3.35兆瓦和陕西定边区域7.95兆瓦光伏项目施工,确保年底并网发电;推进塬平57-17风电场投用,释放风电产能。同时深化“光伏+智能间开”技术,优化风光储微网管控,提升绿电占比,深度打造油田生产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新格局,助力国家“双碳”目标落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