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日历】
点滴故事中,领略科学家精神的熠熠光辉。我们特别开设【科学家日历】专栏,讲述科学家的故事,打造展示科学家群像风采的“人物志”、讲述科技事业发展历程的“时光笺”、弘扬科学家精神内涵的“文化集”。
![]()
小到城市建筑的地基勘察、桥梁隧道的地质风险评估,大到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芯片制造所需的稀土资源,每一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需求背后,都有着地质学的身影。
中国科学院院士、岩石学和地质学家董申保是地质研究奠基者之一,他为地质研究奉献了一生。从“变质岩石组合”“混合岩矿床”等假说,到扬子北缘元古代的陆内板块俯冲的提出,董申保为我国地质研究立下汗马功劳。
来源:中国科协之声
一路逃难,辗转求学
董申保从小就喜欢游山玩水,对奇形怪状的石头特别感兴趣。1936年,董申保考入北京大学,接触地质工作后就爱上了这个学科。在这里,董申保找到了一生事业的方向。
但董申保的求学路并不平坦。1937年7月,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不久后北平沦陷。国破家亡,北平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正读大学二年级的董申保不得不随校南迁,辗转去往西南联合大学。南迁这一路,他几乎绕了大半个中国。
![]()
1944年,董申保(中)和同学在联大附近翠湖留影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我们这一辈求学的经历是后代人难以想象的。”董申保曾感慨地说。西南联大是由清华、北大和南开大学三校联合形成。由于建校仓促,并且一路上流离辗转、困难重重,系中的图书、设备奇缺。董申保这样的学生颠沛流离几千里来上课,课堂上没有教科书,没有实验仪器,就到别的学校借实验室,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对待科研的态度非常认真,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因为日冦的轰炸,早晨,全校师生必须躲在山上,大家整天提心吊胆,还要匆匆忙忙上课;图书馆座位少,就去街市的茶馆中看书。到了晚上,董申保还要在微弱的灯下研读,导致眼睛视力越来越不好。即便是在这样危险、艰苦的环境里,谁也没有丝毫懈怠,大家都认真刻苦地完成野外地质工作。
![]()
1949年,董申保在法国巴黎卢森堡公园留影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1944年,董申保完成了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学业,四年后,他又报考并获得了当时法国公派留学的机会,先赴法国巴黎大学学习,后转入克莱蒙非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法国中部高原的变质岩系。
当时,作为这所大学唯一的一个中国人,董申保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努力学习,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就完成了学位论文。1951年,34岁的董申保结束留学生涯毅然回国,为新中国效力。
严谨治学,潜心传承
董申保生活在动荡年代,但他从未放弃报国理想,学成归来后,他决心为祖国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董申保带领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师生对山东、辽宁、吉林及河北等地的前寒武纪变质岩区做了1:20万地质调查。基于辽东半岛的变质岩系和变质矿床的研究,他提出了变质建造和混合岩化成矿的理论,这对开展我国变质岩区的地质调查和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1984年,董申保在黄山莲花峰下留影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作为一名教师,董申保还非常重视我国的地质教育事业,尤为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刚到长春时,学院百业待兴,师资短缺尤为明显,他就担负起了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他亲手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变质作用研究的优秀人才。调到北京大学之后,他仍坚持培养研究生、承担教学工作。
年近八旬,董申保还在《科技日报》上发表谈话,指出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并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出书面建议,阐明在执行“九五”重大项目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他还为“希望工程”捐款,定期救助失学儿童,至今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还收藏着许多被救助儿童寄给他的贺卡和信件。
![]()
董申保收到的被资助学生一起制作的贺卡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2010年,董申保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作为中国变质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董申保多年来勤奋耕耘,在变质地质学领域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就,并培养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为我国变质地质学研究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科学家说:
董申保对教育事业始终热诚,他总说:“‘科教兴国’是我们的国策……资助孩子上学,只是想为希望工程尽一份力。自己付出的只是一点点,而孩子们却给了我很多的快乐。”
年近古稀的董申保回到北大后,仍以饱满的热情勤奋工作,他说:“我是北大培养出来的,只在北大教了两年书,总觉得没有完成在北大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董申保——岩石学、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
[2]董申保:一生奉献 风范永存.中国科学报2017-01-09第8版
[3]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董申保遗体告别仪式25日上午在八宝山举行.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10-02-1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