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阿拉伯海湾国家一直以稳定繁荣的形象示人:这里有着高度现代化的首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更凭借充足的就业机会与优惠的免税政策,吸引了数百万外国劳工前来谋生。
2025年发生的两起重大袭击事件,让这一地区的稳定局面遭遇严峻考验。
去年6月,在美国袭击卡塔尔核设施后,伊朗随即对美国驻卡塔尔的一处空军基地发起攻击。
风波未平,以色列又对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动空袭,目标直指哈马斯的政治领导人。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伊朗与以色列这两个地区大国,首次对海湾国家发动直接军事打击。
两年前在数千公里外爆发的加沙战争,如今已透过硝烟,让海湾国家真切感受到威胁的临近。
军事选项有限的卡塔尔,正牵头推动对以色列袭击的地区集体回应。
卡塔尔首相谢赫・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赫曼・阿勒萨尼透露,目前已在与海湾伙伴国就此展开磋商,“最终决定将在本周末于多哈举行的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峰会上敲定”,他在2025年10月9日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与以色列保持公开关系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迅速作出反应。
在以色列空袭发生后不到24小时,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便率领庞大随行人员抵达多哈,将卡塔尔作为其协调应对措施海湾之行的第一站,随后还陆续访问了巴林与阿曼。
不久后,阿联酋召见以色列外交官,严厉谴责此次“公然且懦弱的袭击”。
分析人士指出,海湾阿拉伯国家正积极探讨展现地区团结、遏制以色列进一步行动的方案,但可选路径实则有限。
科威特大学历史学助理教授巴德尔・赛义夫直言:“我们必须明确表态,否则下一个遭殃的可能就是其他海湾国家的首都。”
具体应对措施已初现端倪:阿联酋被曝正考虑缩减对《亚伯拉罕协议》的参与度,这项在唐纳德・特朗普任内与以色列签署的正常化协议,正面临现实考验。
阿联酋高级官员拉娜・努赛贝明确表示,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的计划是“红线”,已然违背《亚伯拉罕协议》的精神。
卡塔尔则发力法律渠道,2025年11月9日,该国成功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发表联合声明,公开谴责以色列的袭击行为。
巴林国际战略研究所中东政策高级研究员哈桑・阿尔哈桑指出,此前海湾国家在针对以色列的国际法律程序中鲜有作为,而当前局势可能改变这一态势。
尽管海湾国家内部长期存在紧张关系,但它们仍受20世纪80年代签署的共同防御条约约束。
沙特海湾研究中心主任阿卜杜勒阿齐兹・萨格尔透露,各国正考虑启动并扩大半岛盾牌部队。
阿尔哈桑补充道:“该协议条款此前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如今可通过建立统一海湾司令部、整合防空与导弹防御系统、强化自主创新国防能力等方式激活。”
目前,多数海湾国家仍依赖美国军事硬件,境内也设有美国军事基地。但美国近期未能有效保护地区盟友的表现,引发了海湾国家加强安全自主的呼声。
萨格尔表示:“以色列的袭击或许会成为催化剂,推动海湾地区与特朗普政府就安全伙伴关系展开更严肃、系统的对话。”
阿尔哈桑也坦言:“海湾国家如今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国的国家安全体系,让它们对以色列的威胁毫无防备。”他还指出,美国的外交政策使以色列获得军事优势,这本身就对地区安全构成挑战。
经济实力成为海湾国家的另一张反制牌。
这些国家将石油、天然气出口带来的数万亿美元收入投向全球市场,其中便包括美国。
阿尔哈桑提出,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的主权财富基金,可被用来向以色列施加经济压力,比如抵制在以色列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企业。
此前,这三个海湾国家曾承诺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向美国经济投资约3万亿美元。
赛义夫表示:“这笔投资的前提,是建立在海湾地区安全稳定的基础上。
一旦这种安全感因美国盟友以色列的行动而丧失,这些资金可能会被转用于强化地区防御,或投向其他能获得更安全回报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