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刷短视频时见过那束蓝白光一闪、无人机直接炸成火球吗?
对,就是LY-1,俄媒把它吹成“海上游戏规则改写器”,我直接告诉你:别急着嗨,它现在只能算半张王牌。
俄国人算得精,说功率几十千瓦、射程几千米,听着像把大号激光笔绑船上。
我翻外网找到去年南海试射画面,5秒锁定、低空无人机秒变烟花,比1130近防炮反应快一倍,省下的不是钱,是舰面空间——原来堆满弹链的地方现在能放咖啡机,水兵不用在炮管旁熬夜。
可你别以为导弹要失业。
激光怕雨怕雾怕沙尘,南海回南天一起,LY-1秒变“手电筒”。
我跑过舰载电力口的老哥透露,整套系统吃掉一兆瓦,等于把全舰空调关了才能满功率开火,夏天甲板能煎蛋,谁扛得住?
美军那边更鸡贼,波特兰号那门150千瓦激光还在打气球阶段,他们直接跳过炫技,砸钱搞300千瓦的HELIOS,计划装在伯克3上,目标就是压我们一头。
毛子佩列斯韦特?
陆基反卫星,跟舰载防空八竿子打不着,俄媒酸我们不过是想拉赞助。
真正让我心里咯噔的是成本账。
传统近防炮一发弹药几万块,激光一次发射只要电费几块钱,拦截无人机群等于白送。
可一旦对手换上超音速导弹,LY-1功率不够看,还得老老实实把导弹塞回垂发井,像极了家里省电却舍不得开空调的老爸。
我大胆猜,下一步不是堆功率,而是玩组合:055垂发负责远程,LY-1专打低空慢速目标,中间那段空白用微波武器补位,三兄弟凑一桌麻将,谁胡谁说话。
至于改变海战规则?
等哪天激光能在台风里烧穿锆石,再来吹也不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