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在极浅市场的杀伤力惊人,而ETF的被动接盘会让大陆基民被香港庄股玩家任意拿捏!
从过程看药捷安康(02617.HK)的行情堪称香港资本市场的 “现象级” 案例,让无数过去的潮汕老炮只能感慨:现在的年轻人,真会玩,量化那种东西还是好用,过两天阿sir真上门来了,跑去东南亚就行了。要知道,这家尚无任何商业化产品、上半年亏损 1.23 亿元的创新药企,股价在三个月内已经飙升 50 倍,庄家终于选择在昨天通过单日暴跌 53.73%,市值蒸发超 1900 亿港元的方式,实现了派发,估计后面的真正的操盘手,已经吃干抹净赚麻,留下一大批配合抬价的机构老板和散户,只能等待白衣骑士和自救!
如果要问,妖股能有什么特征,其实除了一些国家和巨头型集中入股的体现国家意志的大白马外(比如寒武纪、新易盛),大部分妖股都具备一个重要特征:流通盘极度稀缺下的情绪共振!
药捷安康总股本 3.97 亿股中,实际可交易股份仅 549 万股,占比 1.38%。这种 “袖珍流通盘” 使得少量资金即可撬动股价,例如 9 月 16 日早盘南向资金净买入 1.43 亿港元,直接将股价推高至 679.5 港元的历史高点。而当机构集体抛售时,由于缺乏承接盘,股价瞬间崩盘。这种 “极小市值撬动极大市值” 的特征,与 2022 年尚乘数科(HSBC)的炒作如出一辙。
而事件的催化剂是公司 9 月 10 日公告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乳腺癌的 II 期临床试验获批,不过这个消息大概率是和庄家配合的,通常放出消息只是为了让机构能快速拉升股价,吸引跟风盘进入。
我们从公告看,尽管该药物仍处于早期阶段,且公司明确表示 “业务无重大变动”,但机构通过媒体将其过度解读为 “突破性疗法”,导致估值严重脱离基本面。我们看到,这次的暴涨可能在3个月前就已经在计划!机构利用公司 “挤牙膏式” 释放利好(如 6 月 24 日、9 月 4 日、9 月 10 日三次发布替恩戈替尼进展),配合股吧、社交媒体传播 “全球首创”“千亿市场” 等虚假概念。同时,公司在股价暴涨期间连续发布 “不知情” 公告,刻意模糊风险提示,形成 “监管真空”。这种 “信息不对称 + 监管套利” 的组合,与 2015 年 A 股 “特力 A” 操纵案如出一辙。
这种 “用预期透支现实” 的手法,在香港的创新药板块尤为常见 ,例如 2025 年映恩生物 - B 纳入港股通后股价短期翻倍。
所以,我们看到,9 月 8 日药捷安康被纳入港股通后,南向资金就持续加码,截至 9 月 15 日净买入 306.25 万股,占流通股本的 56%,显示机构在国内应该有个流动性的管理池,很可能,一方面是通过荐股、大户推荐等方式让一大批内资进入香港接盘,另一方面也利用了纳入指数后,医药 ETF 被动买入的时机,扩大了乘数,如果港交所不补上这种操纵股价的制度漏洞,以后拉升股价,进入指数,ETF被动接盘,乘机派发的情况必然越来越多
而这种港股通资金的集中涌入,进一步加剧了流通盘的供需失衡!
而从手法上看,这应该是一起新型的量化算法主导的流动性陷阱!
第一阶段(逼空):利用算法在早盘快速拉抬股价,制造 “抢筹” 假象,吸引散户跟风;
第二阶段(抽离流动性):在高位瞬间撤掉所有买单,同时启动程序化卖单,引发恐慌性抛售;
第三阶段(多杀多):股价暴跌触发机构风控止损单和散户割肉盘,形成螺旋式下跌;
第四阶段(低位回补):在股价腰斩后,量化资金反手买入,完成 “高卖低买” 循环,再重复一次第一阶段,让自救资金回补接盘!切记,还要收割一次!别和量化比速度!
这种操作在 9 月 16 日表现得淋漓尽致:早盘股价涨幅达 63%,午后暴跌 53.73%,单日振幅超 120%,但换手率仅 4.13%,显示出算法交易在极浅市场深度下的破坏力。
此外,药捷安康前 10 大券商席位持股占比达 99.82%,创始人吴永谦持股 32.98%,叠加基石投资者禁售期限制,市场实际流通筹码不足 500 万股。这种 “筹码垄断” 使得机构可通过对倒交易制造虚假成交量,例如 9 月 16 日成交额 45 亿港元,但真实换手率仅 4.13%,大量交易实为账户间的左手倒右手,很有可能券商参与了其中的分仓和杠杆资金。
前面说到ETF,再来补充下这个被动接入的情况,药捷安康被纳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后,追踪该指数的 390 亿规模 ETF 被动配置约 10.28 亿元。量化机构精准把握指数纳入时间窗口,在 9 月 15 日将股价推至高点,迫使 ETF 在高位接盘。这种手法已经在港股不止一次发生,大量集中在创新药低流动性板块!
那有人问,公司的股东呢?他们愿意这样?首先资本市场从来不是善男信女,一夜暴富后,很多人都会选择境外,因此留在国内反而不是那么重要,况且,横竖都赚钱的事,为什么要阻拦呢?
我们看到,药捷的基石投资者康方生物、药石科技等以 13.15 港元的发行价获得筹码,在股价飙升至 679.5 港元时浮盈超 50 倍!
而参与游戏的真实交易机构完全也可以通过 “分仓交易”(如使用多个券商账户)分散持仓,避免触发交易所监控阈值。9 月 16 日时,深港通席位净卖出 80.15 万股,而沪港通席位净买入 49.75 万股,形成 “跨市场对倒”,这种对倒如果不是一个团体的,根本控不住盘面!
并且,港股 “无涨跌幅限制” 和 “T+0 交易” 规则,机构必要时可以在日内完成 “建仓 - 拉抬 - 出货” 全流程。9 月 16 日早盘通过快速拉抬吸引跟风盘,午后瞬间抛售实现套利。同时,公司通过 “概不知悉股价异动原因” 的公告推卸责任,规避《证券法》关于 “信息披露不实” 的处罚,而从交易的过程里,我相信公司和实控人等肯定没有参与任何实际交易!
最后,再说下量化,当下很多高频交易系统在捕捉市场微观结构变化时,主要盯着散户和指数。当散户跟风买入时,算法自动撤单买入并反向做空;当股价下跌触发止损单时,算法加速抛售扩大跌幅。这种 “程序化收割” 在 9 月 16 日尤为明显 , 股价从 679.5 港元跌至 192 港元的过程中,大量散户因无法及时撤单而被深度套牢。
因此,我个人感觉港交所,应该对流通盘占比低于 5% 的公司实施 “特殊标识”,并限制其纳入指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