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这世界上的励志故事永远只讲前半截。减了二十斤,人人给你鼓掌;但当你卡在平台期死活下不去的时候,连你自己都开始怀疑:是不是我不够努力?是不是我不够自律?
别急着自我检讨。很多时候,不是你不行,而是你太相信那些“只要努力就有回报”的鬼话。
今天搞肌君就说点真话,虽然可能不太好听。
一、你根本没胖,只是身体学会了演戏
水滞留这件事,堪称人体自带的黑幕。昨天还瘦了两斤,今天一早起来重了三斤——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剧情,每天都在无数减肥人身上上演。
盐吃多了、碳水高了、压力大了,甚至姨妈来了,都能让你的身体变成移动水库。少则存个一两斤,多则五六斤跟你没商量。时间短的两三天,长的能陪你演两三周。
最讽刺的是什么?脂肪其实在老老实实减少,但秤上的数字偏偏跟你作对。这时候大部分人就开始动摇了:要么节食更狠,要么运动更疯——完美演绎什么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判断方法?就一个字:等。
给自己两周时间,该吃吃该练练,别看秤像看股票一样。如果两周后还是纹丝不动,再骂不迟。
二、你所谓的“吃得很少”,只是自我欺骗的经典台词
有个研究说,减肥的人普遍低估自己40%的吃进去的热量,还高估40%运动消耗。这一来一去,简直比阴阳合同还离谱。
你心里想的是一份轻食沙拉,实际吃进去的是拌了高热酱料的草;你以为跑半小时燃烧了三百大卡,实际上可能不到两百。数字不会骗人,但你的感觉会。
中小基数减肥者,差这40%就是天壤之别——足够让你的热量赤字瞬间消失。别问为什么没瘦,先问问自己:称重了吗?算热量了吗?还是全靠“感觉”?
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吃得太多,而是吃多了还不自知,转头怪自己代谢低。
三、代谢适应:身体对你的无声抗议
减了十公斤以后还指望用同样的方法继续瘦?那就好比指望用小学知识去解高数题。
体重轻了,消耗必然变少——这道理简单得像一加一等于二。但更狠的是“代谢适应”:身体发现你在搞长期热量赤字,直接开始节能模式。甲状腺激素下降,日常活动减少,连抖腿都懒得抖了,只想躺平。
这不是你不努力,是身体太聪明。它以为你在经历饥荒,拼命拉低消耗保你的命。
这时候该做的不是继续减热量,而是反过来:把饮食恢复到维持体重的水平,告诉身体“饥荒结束了”。骗过身体,才能继续前进。
减肥平台期像极了人生:
拼命努力却看不到进展的时候,要么是时机未到,要么是方法错了,还有一种可能——你该停下来想想,是不是走的太远,却忘了为什么要出发。
说到底,哪有什么绝对的“减肥真理”,不过是在科学和直觉之间找平衡。别被鸡汤骗了,也别被自己骗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