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原神》6.0版本“空月之歌”刚上线,新的草系角色菈乌玛就火速登上了热搜。
不过这次可不是因为强度或者人设,而是她那身相当“清凉”的祭司服装。
作为挪德卡莱的“霜月之子”咏月使,菈乌玛的服装设计第一眼看上去确实颇具视觉冲击力。按理说,神职人员+女神灵感的设计应该是庄重神圣的,但事实却引发了完全相反的观感。
从正面看的话还算正常,但侧面的视角就让人有点措手不及了——大面积的身体裸露让不少玩家直呼“这是12+游戏该有的内容吗”?
▌玩家社群分裂明显
有意思的是,这次的争议再次暴露了玩家群体的分裂,一方认为这种设计完全违背了12+游戏的定位,已经在积极举报了;
另一方则觉得这根本不算什么事,甚至还有人调侃说“这布料用量,米哈游是真省经费啊”。
之后,我翻遍了各大论坛的评论,发现有个现象很值得玩味:女性玩家对此的反感程度明显要高于男性玩家,不少的女玩家都直言“这种设计让人不适”,而男玩家则更多持“无所谓”甚至是“喜闻乐见”的态度。
不得不说,米哈游这次的响应速度也很快,才短短两天时间,就有玩家发现苹果商店的角色立绘已经被修改了——菈乌玛的胸前神秘地多了几朵花作为遮挡。
这种操作是不是很眼熟?
没错,2022年那波角色服装修改也是这个套路:2.4版本上线的时候,米哈游就对琴、安柏、罗莎莉亚和莫娜四位角色的服饰进行了修改,明显增加了身体遮盖面积。
先是被玩家吐槽了,然后火速修改,最后发放原石补偿息事宁人,看来老米也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标准的危机公关流程。
▌12+标签成了紧箍咒
说实话,我觉得问题的核心其实不在于角色穿着的多少,而在于那个明晃晃的“12+”年龄标识。
《原神》的实际的玩家群体,中成年人占比不小的,但评级却卡在了12+这个尴尬的位置。
你去看看市面上其他二次元游戏:《鸣潮》、《绝区零》等等都是16+,《碧蓝航线》更是18+,那相比之下,《原神》就像个被家长要求穿着得体的高中生,既想追逐潮流,又不得不遵守家规....
《碧蓝航线》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的话,米哈游的决策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性感”角色历来都是抽卡游戏的流量密码,能直接的刺激流水增长,但另一方面,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又必须要考虑保护18+以下玩家的敏感话题。
这种左右为难的处境,让米哈游也不得不在刀尖上跳舞——既要满足核心玩家的“审美需求”,又要避免触及红线。结果就是不停地试探、后退、再试探,陷入无限的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争议发生的同时,米哈游在行业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过去一年,米哈游多次跌出了国内手游发行商收入前三。
图源:Sensor Tower
根据Sensor Tower发布的2025年8月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排行榜显示,米哈游已经被柠檬微趣和Florere Game超越,跌出了前五名。
▌期待更成熟的内容分级体系
其实换个角度想想的话,这场争议反映的也是整个游戏行业的共性问题,要如何在艺术表达、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所有游戏厂商都要面对的难题。
我个人觉得,也许米哈游真的该考虑下调整年龄评级了。既然实际的玩家都以成年人为主,何不大大方方地改为16+呢?这样既能解放美术设计的创造力,又能避免每次都陷入同样的争议,如果没有明确的分级标准,厂商和玩家就也只能在这种模糊地带不断碰撞和摩擦。
最后,也希望未来能看到更成熟、更细分的游戏内容分级体系,让不同类型的游戏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玩家也能各取所需,不再为这种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每天推送游戏资讯、新游推荐、游戏杂谈等,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游戏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