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
86家财险公司
78家盈利,8家亏损
①行业净利润持续增长
首破500亿,创历史同期新高
②投资收益↑承保利润↑
人保财险盈利第一,领先地位突出
③老三家中
平安保费增速快
太保车险成本率两连降
④300亿规模险企
成本率均低于100%,承保盈利
(想看完整榜单的,快速向后滑~)
1
2025年上半年
财险公司利润大幅增长
投资收益、承保利润“双升”
1.财险公司:净利润创近年新高,首破500亿!
2025年以来,在资本市场活跃的背景下,保险公司频频举牌银行、能源等上市公司,成为市场活跃资金之一,备受关注。
得益于早前投资资产配置的调整,抓住市场机遇,73家寿险公司的净利润为1858亿,较上年同期增加约370亿,同比增长25%。
详见《》。
自然,身在同样的投资环境下,财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也有所提升,再加上,承保端成本率的下降,承保利润也上升,详见后文。
因此,在承保和投资两端收益提升的助力下,财险公司的净利润大幅提升。
2025年上半年,可比口径下,84家财险公司的净利润为525亿,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30亿,同比增长33%。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至今,财险公司的净利润连续5年增长,此次更是创新高,首次突破500亿!
至于,500亿是什么概念呢?2024年全年,财险公司的净利润也就605亿...
2.投资收益显著上升,超6成险企综合成本率下降!
如前文所说,此番财险公司净利润的大幅增长背后,得益于投资收益和承保利润的“双升”。
首先,从87家财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非年化)看,算数均值为1.83%,较上年同期的1.24%,上升约0.59个百分点。
分公司看,46家财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较上年同期都有所上升,占比为55%。
其次,从综合成本率看,84家财险公司中,56家险企的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占比为67%。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头部险企而言,中小险企由于承保端成本率较高,需要投资端有较高的收益去弥补。
因此,中小险企的投资风格相对积极一些,此番把握住2025年的资本市场机会,不少公司投资收益从亏损转为盈利。
3.“马太效应”依旧:老三家利润占比77%,保费占比65%!
再加上,2025年上半年,中小财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也明显改善,助力不少险企扭亏为盈。
因此,可比口径下,2025年上半年财险公司仅7家仍亏损,相比往年而言大幅减少。
不过,分规模去看的话,上半年财险公司的利润增长背后,还是“老三家”贡献大!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财险业的“马太效应”依旧突出。
从上图可见,老三家的净利润合计近405亿,同比增加73亿,以64%的保费市场份额,换来行业77%的净利润。
2
78家财险公司盈利榜
人保财险净利润再创新高
平安增速快,太保车险成本率两连降
注:单位为亿元,排名按照86家公司汇总排序~
1.人保财险:净利润创新高,投资收益增长,成本率“两连降”...
2025年上半年,人保财险的净利润为244亿,同比增加约59亿,创近年来同期净利润新高!
近年来,作为财险业的老大,人保财险在行业的头雁地位稳固...
这一点,从2025年上半年,人保财险的盈利金额和净资产收益率,都是财险“老三家”中最高,也能看出来。
2025年上半年,人保财险的投资收益率为2.72%,同比上升0.54个百分点,综合成本率为94.72%,同比下降0.81个百分点。
而且,从承保端看,得益于较早的执行降本增效,综合费用率持续下降。
分险种去看,车险和非车险的综合成本率都有所下降,其中,车险的成本率下降较为明显。
车险的成本率下降背后,与人保财险对车险成本加强管控有关,比如,新能源车险中,家自车的成本率,已经控制在100%以内。
在人保财险的整体车险业务中,家庭自用车的保费占比提升,且家自车在新车市场的份额也上升,如上图所示。
由此可见,近年来人保财险经营发展较好,保费规模增长跟上市场,投资和承保两端收益也持续向好。
2.“老三家”中:平安增速最快,太保车险成本率两连降...
一直以来,财险“老三家”的领先地位突出背后,就有承保端管控能力强的因素。
2025年上半年,老三家的净利润均有所上升,成本率下降带来承保利润增长的贡献较大。
从上图可见,除人保财险外,平安产险和太保财险的综合成本率,也显著下降。
其中,平安产险的综合成本率最低,下降幅度也高达2.6个百分点,这与非车险成本率明显改善有关。
而且,在收缩信保业务之后,平安产险的非车险保费增速明显提升。
2025年上半年,在财险“老三家”中,平安产险的保费增速最快,且车险增速和非车险增速都高。
非车险方面,健康险的保费增速高达23%,农险的保费增速也超15%...
太保财险方面,车险的综合成本率连续两年下降,2025年上半年已经降至95.3%,接近人保和平安的成本率水平。
3.300亿规模险企利润增长:投资↑承保↑
此外,近年来,300亿规模的险企,在保费规模增长的同时,承保端的盈利能力也有所改善。
2025年上半年,国寿财产、大地财产、中华联合、众安财产、太平财险、阳光财产,6家公司的成本率均低于100%,即,实现承保端盈利。
这些公司中,除众安财产因为成立较晚外,其余都是昔日的“百亿规模”险企...
对于这些公司而言,承保端保持在盈亏平衡点,一直是相较其他中小公司而言,存在竞争优势的地方。
再加上,2025年上半年,抓住市场机遇,多数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同比上升。
因此,6家险企的净利润均有所增长,合计为行业贡献27亿的利润增加额,仅次于老三家。
3
8家财险公司亏损榜
前海联合持续亏损
偿付能力充足率接近监管红线
注:单位为亿元,排名按照86家公司汇总排序~
1.前海联合:偿付能力接近监管红线,责任险高额亏损需关注...
如前文所说,得益于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的双升,财险业利润增长,不少财险公司扭亏为盈。
因此,2025年上半年非上市财险公司的亏损机构,也减少至8家。
其中,亏损榜第一位,前海联合亏损0.51亿,已经连续亏损。
而且,2025年上半年前海联合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降至100.84%,接近监管红线。
近年来,前海联合的综合成本率持续上升,2025年上半年甚至上升至244%,承保端的高额亏损,难以用投资收益弥补,是公司持续亏损的原因。
从具体业务看,近三年,责任险一直是前海联合的第二大险种,但却持续亏损,已经累计亏损2.8亿。
2.赔付率过高,多家公司持续亏损...
至于,其他亏损榜中的财险公司,均是上年保费规模不足30亿的小型机构。
而且,除新开业的东吴财险外,其他财险公司也是连续两年亏损。
这些公司的共性,就是承保端亏损较高,综合成本率大多数都高于110%,详见上图。
对于这些机构而言,2%左右的投资收益率,难以弥补承保端亏损,要想摆脱亏损问题,还是要从赔付率优化上下功夫。
2025年上半年
系列文章总结
更多关于2025年上半年保险业发展的总结内容,参见:
①保费&利润
②最新制度文件
③产品和投资
④罚款和高管任职
注:
此次统计的财险公司利润排名榜共计86家,不包括长安责任等,截至目前尚未公布偿付能力报告的公司。
了解更多保险内容
“13精资讯”
温馨提示:“13精资讯”分为机构版和个人版,但是,他们的用途和定位并不相同。
“13精资讯”个人版,并不是“13精资讯”机构版的缩小版或迷你版!
“13精资讯”机构版:
定位赋能保险机构的行业分析!
“13精资讯”个人版:
定位帮助代理人和消费者找到他们满意的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产品!
入驻平台:雪球、头条号、微博、百家号、知乎
小编微信号:xxjss1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