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浪妈,每天送你一朵小浪花~
4岁男童猥亵成年女生?
晚上好,我是浪花妈妈~
最近网上有件事吵得挺凶,一个四岁男童在商场电梯里被指“猥亵”,
最后却发现是一场谣言。
这事说起来不大,却像一块石头投进水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值得咱们好好聊聊。
01
这事得从一家商场的电梯说起。
那天人不算少,电梯里挤着好几个人,其中就有这位女生和她弟弟,还有带着四岁孩子的一家三口。
电梯运行的时候,空间本来就小,人挨着人难免有磕碰。
不知怎么的,那个四岁男童的手蹭到了女生的隐私部位。
按说在这种拥挤场合,这种小意外挺常见的,大多笑笑也就过去了。
可这位女生当时就炸了,大声质问孩子:“你为什么摸我屁股?”电梯里的空气瞬间就凝固了。
男童妈妈赶紧解释,说孩子不是故意的,可能就是手滑了。
换作谁,估计都会觉得这解释合情合理,毕竟电梯里磕磕碰碰太正常了。
但女生不依不饶,非得说这是“蓄意猥亵”,还追着问家长平时怎么教孩子的,
说“无意识能精准到这地步?”那架势,恨不得当场给孩子定了罪。
男童妈妈看她情绪激动,怕吓着孩子,就说她反应过度了,没想到这话更让女生火大,嚷嚷着要报警、调监控,非得讨个说法。
女生的弟弟在旁边打着圆场,说调监控澄清事实,要是无心就他们道歉,有意就对方道歉。
这话听着在理,却像是给这场争执添了把火。
大概十分钟后,民警来了,一行人去看了监控。
画面清清楚楚,就是孩子在电梯里被挤得手甩了一下,根本没女生说的那么“刻意”。
可即便如此,女生还是不依,非要家长道歉。
男童爸爸觉得孩子没错,不愿意低头,女生情绪就更激动了,又是发抖又是喘气,还说自己有精神心理疾病史。
最后男童爸爸没辙,只好敷衍着道了歉,女生这才作罢。
本以为这事到这就结束了,没想到女生转头就把这事发到了网上。
她在帖子里把自己写成受害者,说男童家长回避教育责任,还说自己维权多不容易。
可网友们不是傻子,很快就有人看出了不对劲。
有人指出,四岁孩子根本不具备“猥亵”的认知和能力,这说法本身就站不住脚。
更有人扒出来,她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还编造了“3名6-7岁男童轮奸女大学生”的假案例,连个权威信源都没有。
这事越闹越大,微博社区观察员核实后,认定她发布的是虚假信息,直接把她的账号永久封禁了。
可她还不死心,换了个网名又发帖子,说自己是被网暴和说她发这篇帖子是为了测试网暴,把造谣被封号说成是“为女性发声”遭了迫害,想接着博同情。
02
说到这种针对孩子的纠纷,前阵子北京环球影城还有个事,和这件事很像,
一个八岁男孩跟着妈妈排队玩“飞跃侏罗纪”,前面的女游客突然转身,说男孩长时间把手搭在她腰上,是性骚扰,还拿手机对着男孩脸猛拍。
男孩当场就吓哭了,说自己没做过,他妈妈赶紧说要代孩子道歉,可那女的不接受,甩下一句“不原谅”就走了。
男孩哭得停不下来,死活不肯走,他妈妈没辙就报了警。
监控一调出来,真相明明白白:男孩全程没碰着那女的,手里还拿着棒棒糖和冰淇淋呢。
后来那女的迫于压力,删了视频,说是误会,给男孩妈妈道了歉。
这两件事放一块儿看,挺耐人寻味的。
环球影城那事,最后证实是误会,大家了解清楚后,更多的是体谅孩子和家长;
可商场电梯这事,是明明白白的造谣,性质完全不一样。
但不管是误会还是造谣,受伤害最大的都是孩子。
他们本来开开心心出门,却平白无故卷进这种糟心事里,心里得留下多大的阴影啊?
就像《熔炉》里说的,“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世界的恶意可能来得太早了些。
03
网上对这两件事的讨论,炸开了锅。
有人说:“造谣的成本太低了,封号就完了?应该报警抓她!”这话其实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浪妈觉得那个造谣的女生,凭着自己一句话,就把一个四岁孩子和他的家庭推到了风口浪尖。
孩子可能好几天都睡不好觉,家长得顶着别人的指指点点,四处解释。
可最后呢?她也就是账号被封了,连个实质性的处罚都没有。
咱们国家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里明明规定,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能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还能罚款。
可实际执行起来,往往没这么严格。
这就好比闯红灯,要是只警告不罚款,那红灯不就成了摆设?时间长了,谁还会把规矩当回事?
还有人说:“她换个网名就想躲过去?这种人才是真正对女性伤害最大的!”这话也在理。
现在社会上,大家都挺关注女性权益的,遇到女性被侵害的事,都会义愤填膺。
可要是总有人拿这种事造谣,就像“狼来了”的故事,说多了,等真有人遇到难处,想求助的时候,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又是假的?”
这对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女性来说,多不公平啊!她们鼓足勇气站出来,却可能因为这些造谣的人,得不到该有的信任和支持。
04
说到底,还是“造谣成本”的问题。
现在在网上造谣太容易了,敲几个字,发出去,就能掀起轩然大波。
可代价呢?往往轻得可怜。
就像这次商场电梯事件里的女生,她造谣的成本,可能就是花点时间编个故事,发个帖子;
可对那个四岁孩子来说,代价是心灵的创伤,是别人异样的眼光。
这种成本的不对等,就像给一些心术不正的人递了把刀,让他们敢肆无忌惮地伤害别人。
网络监管的反应有时跟不上谣言传播的速度,等处理时,很多伤害已经造成;
真要追究起来,手续多、耗时长,不少受害者折腾不起,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再加上些人眼里只有流量,觉得造谣博眼球没什么大不了,也就难怪这类事总在发生。
咱们生活里最看重的就是信任感。
你跟邻居处得好,是因为信得过;买东西敢付钱,是因为信得过商家;
网上看到消息愿意相信,也是因为心里有份基本的信任。
可要是总有人拿谣言当儿戏,这份信任就会像被虫蛀的木头,慢慢就空了。
所以啊,看到网上的消息,多等一等,多看一看,让子弹飞一会儿,说不定事情就有反转呢?
05
浪妈最后再说说那个造谣的女生。
她编造的故事,漏洞百出,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不对劲。
四岁的孩子,连“猥亵”是什么都不懂,怎么可能做出那种事?
平台把她封号,也是理所当然。
可她到最后都没认错,还想换个马甲继续骗人,这就太说不过去了。
她可能觉得自己没什么损失,可她不知道,她这么一闹,伤害的不只是那个四岁的孩子,还有整个社会的信任。
以后真有女生在公共场合被骚扰,站出来说的时候,大家可能会犹豫,会怀疑。
这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了块脏石头,弄脏的不是一小块地方,而是一整个湖面。
浪妈在这要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说话得凭良心,做事得守规矩。
别以为造谣没成本,真等哪天自己成了谣言的受害者,就知道有多难受了。
希望咱们都能多一份理智,少一份冲动;多一份善意,少一份恶意。
让那些无辜的孩子,能安安稳稳地长大;
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能得到应有的温暖和支持。这大概就是我们能为这个社会做的,最实在的事了吧。
网友评论
网友1:现在这些人想红想疯了,没有热点制造热点也要蹭。等真正被骚扰的人发声时,我看谁还信。
网友2:我也一脸问号,碳基生物能想出4岁男童猥亵么
网友3:真的气人!一个四岁的孩子懂什么啊?就因为人家一句话,平白无故被泼这么脏的水,换谁当家长能受得了?造谣的成本太低了,一句道歉、一个封号就完事,可孩子心里的阴影怎么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