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兵纷女声”
网络安全宣传
— CYBER SECURITY ADVOCACY —
守护网络安全,从我做起
现在青少年接触短视频、游戏的时间增加,家长除了设置屏幕时间限制,是否需要使用家长控制软件过滤内容?另外,如果青少年上网时,遭遇网络欺凌时,该如何应对?
马洪亮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系主任
我认为,作为家长如果想要控制或管理自己小孩打游戏、刷视频的行为,家长首先就应该做到自己不要长时间的打游戏和刷视频,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的情况下,还要去管理或控制小孩的网络行为,从逻辑上这本身就是立不住脚的。不能指望一个天天当着孩子面打游戏的家长去教育孩子不打游戏。比较好的做法是家长带小孩多做户外的活动,例如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来降低孩子对手机和游戏的依赖。
当下是互联网时代,是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正确地引导未成年人使用手机和看待网络游戏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也是一个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但家长的以身作则和学校必要的教育与要求是可以落实的。
网络安全宣传
家长通过控制软件过滤内容的形式其实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路由器屏蔽特定网站也只能屏蔽一些已知的黑名单站点,大量的能够影响未成年思想的观点、内容还是会对小孩有很大的直接影响,例如很多网红发表的言论。现在的网络对人的影响极大,这种办法作用也非常有限。还是需要从国家的立法、政府部门的执法、学校的教育、社会的关注及家长的教育等多方面共同发力才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效果,要用系统性思维和方式解决此项问题,只靠家庭这一块是远远不够的。
发现网络欺凌时,作为家长和青少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对:
不要删除任何网络内容——即使内容令人不适,保留所有原始证据至关重要;
截图保存,利用截屏或截图功能保存相关内容,对页面比较长的内容可使用“滚动截图”功能捕捉整个对话或页面上下文;
录制屏幕或录音,这样可以保存一些动态内容,可防止对方撤回消息,现在智能手机都是有录屏功能;
保存链接地址和用户名,这样可以记录欺凌者的账号ID、个人资料链接地址及其相关网络信息;
寻求外界帮助,例如向学校、平台或执法部门进行投诉或举报,保留对后续可能的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追究的权利。
网络安全宣传
▌本文来源:团炬客户端
编辑/王萌 责编/曹艺丹 张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