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婆婆都有这种感觉:自己掏心掏肺对儿媳好,送礼、做饭、带娃样样不落,可总觉得两人中间像隔了一层什么,怎么也换不来她真心实意地喊一声“妈”。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有时候你越是小心对她好,她反而越不自在;你总说“我把你当亲女儿”,两人距离却好像更远了。
其实啊,硬要追求“亲如母女”反倒最让人累心。真正明白的婆婆都懂:二十年血缘,比不上日复一日的尊重。她们嘴上不说什么,却用行动换来比血缘更亲的关系。
你不用讨好,也不用假装热情,只要做好这4件事,她自然会从心底想跟你亲近。
一、多问她“怎么好”,别总说“听我的”
不少婆婆都没留意:自己总不自觉地把儿子的家当自己的家。买什么菜、窗帘换什么颜色,都按自己的习惯来,说话开口闭口“我儿子喜欢这样”。结果呢?媳妇就像个客人,笑也笑得越来越见外。
会做婆婆的,心里特别清楚:这个家真正的主心骨,是儿媳。
她们会主动问:“这个你觉得放哪儿好?”“明天想吃点什么?妈来做。”
尤其在别人面前,绝不抢功,反而把功劳都给她:“都是她眼光好,家里才弄得这么舒服”“现在家里都照她的口味来,吃得可健康了”。
——你瞧,一句“你说怎么办”是尊重,一句“都是她的好”是给面子。你让她像女主人,她才会把你当自己人。
二、要当“和事佬”,别做“传话的”
儿媳跟你抱怨:“妈,您看他,这周第三回加班放我鸽子了!”这时候,你该怎么说?
不会处理的婆婆两种办法:要么赶紧帮儿子说话——“他是为了这个家呀,你多体谅”;要么转头就去说儿子:“你媳妇生气了,快去哄!”结果呢?小两口没事,倒把你给卷进去了。
聪明的婆婆都明白:咱们当婆婆的,是该灭火,不是传话。
她们会先听着,说一句:“是,说好的事没做到,心里是不好受,妈明白。”
然后轻轻把话引开:“这事你得直接跟他聊,你们两个人的事,妈说多了反而不好。”
——一句“妈明白”是体贴,一句“你们自己说”是明白。别掺和他们的矛盾,你才能成为两个人都信任的长辈。
三、帮她“需要的”,不是给你“想给的”
“汤我炖了几个钟头,她说太油!”“纸尿裤我挑最贵的,她非要换别的!”——这些委屈背后其实是一件事:你给的好,不一定是她想要的好。
有些婆婆只能继续“牺牲”:行行,明天我再做、再买。结果呢?你累得够呛,她也不轻松。
明白的婆婆就知道:真的帮忙,得是她需要的,不是咱们硬塞的。
她们会停下来问:“你想吃什么?妈给你做。”“新牌子哪儿好?你跟妈说说。”
甚至主动讲:“孩子是你们的,怎么带你们决定,妈帮忙。”
——这话的意思其实是:我不是来替你当妈的,是来帮你当好妈的。 你从“指挥”变成“帮手”,她才会真心感谢你的付出。
四、把自己“过好”,她才会“想跟你好”
多少婆婆一辈子就围着儿子一家转?操心他们吃穿,盯着他们高不高兴,最后自己累病了,只换回一句“妈您别老围着我们转”。
有些婆婆把“辛苦”当爱,却不知道这样的付出,谁背着都沉。
聪明的婆婆早就想通了:婆婆好不好,不在于你多能牺牲,而在于你多会生活。
她去跳舞、去玩、跟老朋友喝茶聊天,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她穿得整齐,心情好,有自己的爱好和朋友。
——要知道,你活得像朵花,她自然愿意靠近;你活得像块石头,谁都想绕开走。 你把自己过好了,你的爱才是添彩,不是负担。
最后说两句
婆媳之间,真不是非要“像母女”才行。两个人互相尊重、彼此欣赏,比什么都强。
讨好,只能换来面子上的客气;硬要绑在一起,只会让人想躲开。只有真心尊重、知道怎么帮忙、又把自己活好的婆婆,才能换来真心的亲近。
当你不再琢磨“她为什么不亲热地叫我妈”,而是想着“她为什么总愿意来我这儿坐坐”,你就真的明白了怎么当婆婆。
知道怎么爱人,更知道怎么爱自己——这才是做婆婆的大智慧,也是一个家最好的福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