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Talk君
大家好,我是talk君
最近餐饮圈可太热闹了!罗永浩一句“几乎全都是预制菜”直接把西贝送上了热搜,贾国龙急得都要法庭见了,还全网晒厨师炒菜自证清白
但等等,肯德基麦当劳不也用预制菜吗?为啥没人冲它们?
西贝这次真是踩雷了
先给2G冲浪的朋友补补课。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上吐槽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直接悬赏10万求证据。
西贝老板贾国龙当场就炸了,回应说门店“100%没有预制菜”,还要告老罗诽谤。
结果呢?部分西贝餐厅订单量直接腰斩,从200多单掉到100多单。
消费者为啥对快餐这么宽容?
这事儿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同样用预制菜,肯德基麦当劳咋就没事呢?
我琢磨了半天,发现关键在于三个字:预期管理。
咱们去吃西贝,期待的是“西北妈妈现做味道”,结果发现是加热的预制菜,瞬间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而去肯德基麦当劳,咱心里门儿清:这就是标准化快餐啊!从第一天就知道不是现做的,图的就是一个快速、方便、标准化。
你不会指望那里有大师傅颠勺炒菜,也不会期待“锅气”和“手艺”。
吃过的人都知道,肯德基没有厨师切菜剁肉,只有员工把冷冻薯条倒进炸锅,把预腌制的鸡块从冰箱拿出来解冻。
麦当劳的牛肉饼也是在中央工厂统一生产、调味、塑形,冷冻后配送到各个门店。
汉堡面包也是工厂预制,门店只是加热组装。通过标准化生产,使得产品在口感、品质和营养价值等方面相对稳定。
这就保证了你在北京吃的汉堡和在上海吃的味道一模一样,这就是工业化的魔力。
价格暴击
再来看看价格这事儿,就更扎心了。
西贝一碗面三四十,一个肉菜七八十,人均轻松破百。结果被告知是预制菜?消费者直接炸锅:“都预制菜了还卖这么贵?”
反观肯德基麦当劳,一个套餐三四十块钱,还要啥自行车啊?网友说得更直白:“不是不能接受预制菜,是不能接受都预制菜了还这个价格”。
知情权才是关键
罗永浩后来澄清:“我不反对预制菜,我反对的是餐馆用预制菜还欺骗消费者说自己是现做的”。
一针见血啊!
消费者反感的不是预制菜本身,而是被蒙在鼓里的感觉。
肯德基、麦当劳从不隐瞒自己的食品制作方式,它们的开放式厨房让你一眼就能看到所有流程。这种透明操作反而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而最近西贝开放后厨本想自证清白,却意外曝光了更多问题。
预制菜早已无处不在
说实话,现在想完全避开预制菜基本不可能。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能达到6173亿元,同比增长27.3%。
更吓人的是,外卖平台上每10份外卖就有4.2份是预制菜。连锁餐饮的预制菜渗透率已经高达80%了!
说白了,咱们早就被预制菜包围了,只是有的商家坦诚,有的商家还在装傻。
好消息是,预制菜“国标”马上就要来了!《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经通过审查,很快就要公开征求意见。
新国标据说会要求“不添加防腐剂”,还要对分类、原料、加工工艺做出统一规定。最重要的是,可能会强制要求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必须明示!
坦诚相见,预制菜的未来出路
目前,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也在某个行业群内表态:“我应对方式有错,改。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
西贝官方也道歉表示整改……
这场风波给所有餐饮企业提供了重要启示:不要把消费者当傻子。现在的年轻人精明得很,一根肉丝是不是现切的都能查出来。
诚信经营才是长久之计。企业要主动撕掉“后厨黑箱”的标签,用真透明换真信任;消费者也要理性看待食品工业化,完全拒绝预制菜不现实,但有权知道吃进嘴里的是什么。
理想的餐饮市场应该既有高效的“食品科技”企业,满足人们对便捷和标准化的需求;也应有传承“人间烟火”的匠心小馆,守护饮食文化中那份手作的温度和独特的气质。
而选择的权利,必须掌握在每一位食客自己手中,你说呢?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赶紧关注视频号@一刻talks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