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不易。如果您对本人的作品感兴趣,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您的鼓励和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以常德会战为背景的电影《喋血孤城》在开篇为了暗示常德门户洞开,提及了石门失守情况。其实石门保卫战是常德会战的前奏,也是常德会战的关键战役。
对阵常德
1943年秋,日军为夺取湖南常德这一号称"滇黔咽喉"的战略要地,切断中国与盟军的补给线,发动了常德会战。
日军集结10余万兵力,分三路进攻常德。中国第六战区部队在孙连仲、薛岳指挥下顽强抵抗。
石门县位于常德西北,是日军进攻常德的必经门户,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守卫石门的任务由第73军承担,彭士量时任该军暂编第5师少将师长。
彭士量将军1904年生于湖南浏阳,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陆军大学第十一期。彭士量从小受父辈言传身教,陶冶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操。彭士量治军严明,身先士卒,常以"军人当以死报国"激励部下。
从陆军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参加过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以勇猛善战著称。1942年,彭士量任73军暂编第5师少将副师长,随后升任师长,是常德会战牺牲的第一位将军。
![]()
死守石门
1943年11月,日军纠集第13师团主力及116师团一部约2万人,准备在飞机、重炮掩护下猛攻石门。
而守军第73军下辖第15师、第77师、暂编第5师,总兵力不足1.5万,且装备悬殊。
11月6日,日军以两个完整师团的精锐部队强渡澧水,兵分三路合围石门,并动用飞机、重炮对县城狂轰滥炸。彭士量将军临危不惧、沉着应战,并亲临战役最为激烈的大尖山阵地前沿高呼:“不能让敌人进来一步!”
暂编5师官兵在彭士量指挥下死守阵地,击退日军多次冲锋。
11月12日,石门城防被突破,彭士量亲率官兵与日军展开巷战、白刃战。
11月14日晨,暂编第5师与日军在川店铺、双溪桥展开大战。
在多次猛扑未能得手后,日军悍然违反国际法准则,下令使用毒气作战。暂编第5师1个加强营、近千名官兵壮烈牺牲。
随后,石门县城北面防线遭突破,彭士量将军率部与进入城内的日军展开巷战,歼灭大批日军。
![]()
突围殉国
随着增援部队的到来,日军在14日当天发起总攻,石门告急。
而此时的第73军已弹尽援绝,只好奉命突围。
危难之际,彭士量将军挺身而出,主动要求率暂编5师担负起掩护73军撤退的重任。
11月15日晨,日军多次攻城均被彭士量将军和暂编第5师众将士击退。
完成掩护73军撤退的任务后,暂编第5师于15日傍晚奉命撤出石门,但此时日军已在澧水河对岸布阵封锁。
彭士量在石门郊外新关以南阵地指挥突围时,在岩门口不幸被日军飞机机枪射中,身中数弹,仍高呼杀敌,直至力竭牺牲,年仅39岁。临终前他留下遗言:"大丈夫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死何憾焉!"
石门守军以惨烈牺牲迟滞日军攻势近10天,为常德主战场争取了布防时间。最终常德会战以中国军队惨胜告终,粉碎了日军战略企图。
![]()
结语
彭士量是常德会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与许国璋、孙明瑾并称"常德会战三英烈"。他的殉国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士气。
1944年2月,国民政府追晋其为陆军中将,入祀南岳忠烈祠。
2014年,中国民政部将其列入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
本文系作者自己收集、整理创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