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夜幕下的河南省西峡县二郎坪镇,被群山温柔环抱,透着几分宁静祥和。而石庙村的村民活动广场上,却亮着柔和的灯火,飘着亲切的人声——镇人大正在这里开展一场“代表夜访”活动。没有繁琐的流程,不设专门的讲话席位,几张木桌、数条长凳围拢起来,人大代表与村民便像邻里街坊般坐在一起,拉家常、谈心声,氛围格外融洽。
![]()
大家聊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难题:“咱们种香菇浇水,全靠几口老井和从河里用泵抽水,可一到用电高峰,抽水就断断续续的,能不能帮着协调下?”“村里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山茱萸到了采摘季,家里根本忙不过来,能不能组织个互助队?”“石材厂今年效益不好,工资发得晚,家里日常开支都成了问题,代表们能不能帮我们反映反映?”……
面对村民的诉求,代表们听得格外认真,手中的《民情记录本》上不时添上详细字迹,还会适时追问关键细节:“抽水困难主要集中在每天的哪些时段?”“愿意参加山茱萸互助采摘的,大概有多少户人家?”对于政策有明确规定的问题,代表们当场耐心细致地解答;对于需要后续交办的事项,逐一清晰记录、及时回应,还主动告知村民后续的处理途径,确保群众说的每一句话都不“落空”。
“大家反映的看着是小事,却是我们履职中必须紧盯的实事。不一定每件事都能立刻解决,但每一件事我们都要认真跟进、一抓到底。”一位镇人大代表诚恳地说道。据悉,所有收集到的问题,二郎坪镇人大主席团都会进行系统梳理,再交办给相关单位,同时持续跟踪反馈,真正做到“群众说了有人听、听了有行动”。
没有了会议室的拘束感,村头广场、农家小院门口、路边路灯下,都成了人大代表履职的一线现场。代表与村民同坐一条长凳、共饮一壶热茶,从香菇的收成、山茱萸的市场行情,聊到医保报销的流程、孩子上学的琐事,交谈里满是真诚自然,气氛热烈又暖心。
“白天不是钻进香菇棚里忙活,就是抽空去地里挖花生,要么就到石材厂打零工,还得照顾家里老人小孩,实在抽不出时间去反映问题。现在代表们晚上主动来跟我们谈心,真是又暖心又让人踏实!”正忙着剥花生的李大娘笑着说道,话语里满是认可与信赖。
“代表夜访”,是二郎坪镇人大主席团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起的常态化群众联系机制。趁着秋夜村民闲暇的时间,代表们主动走进村组院落,与群众面对面谈心交流,摸实情、收诉求、办实事。截至目前,这一活动已覆盖全镇12个村、89个村民小组,累计收集民生诉求180余件,其中160余件已得到妥善处理或明确答复。
这一做法不仅密切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更让人大履职多了“烟火气”、更接地气,也添了温度。二郎坪镇人大主席团表示,今后将继续依托这一机制,用心倾听民声、用情汇聚民智、用力解决民忧,以实际行动切实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刘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