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高桥镇综治中心成功调解一起历时多年的土地纠纷,深度整合与优化基层治理服务资源,用高效暖心的服务为群众化解难题。
该纠纷源于26年前,武定县高桥镇海子村委会白泥坡村两户村民就一处猪圈地块的权属问题发生分歧。村民甲认为该地块归其所有,而此前允许村民乙修建猪圈;村民乙则认为,自己多年实际使用且当年获得口头同意,应享有相应权益。多年来,两家人相互争执互不相让,期间多次调解均未能解决问题。
纠纷由来已久、相关佐证随年代久远已经模糊,且双方积怨深、互不信任,土地问题又涉及核心利益,同时前期调解失败更增添了工作难度。如果只劝他们“各让一步”,不把历史遗留问题说清楚,矛盾一触即发,单纯劝和已治标不治本,必须把土地归属问题理顺。
为此,高桥镇综治中心多次实地勘测、走访群众、核查历史资料。在掌握关键证据材料后,今年7月,综治中心组织相关部门及村委会采取“多方恳谈+情绪疏导+依法调处”的方式,对该纠纷进行调解。“一块地不要伤了和气,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今天我们就商量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出来,大家和和气气地把事情解决了,邻里和睦最重要!”
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巧妙引导双方聚焦核心问题,将收集到的档案资料逐一展示。紧接着,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双方着重讲解了相关法律条款和依据,让两家人对土地归属和使用权重新有了清晰认知。工作人员坚持“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向村民甲说明其虽享有权益主张,但多年默许使用形成了一定的事实关系;向村民乙指出,即便存在历史使用情形与口头同意,明确权属也很关键。通过推心置腹的沟通,双方剑拔弩张的情绪逐渐平复。
在调解员专业、耐心地引导与劝说下,两户村民逐步认识到自身问题,也体会到对方难处,最终均表示愿意和解,修复邻里关系。最终,双方在互谅互让中协议签字,这起困扰两代人的土地纠纷得以圆满解决。(陈颖、夏明雄)
来源:楚雄州委政法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