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奶牛金钥匙”蒙牛专场活动在阿鲁科尔沁旗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以“打造韧性牧场 助力奶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蒙牛乳业联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政府、“奶牛金钥匙”技术服务联盟及澳亚集团联合举办,为行业降本增效、质量提升提供了生动实践。
此次活动聚焦奶业多元发展模式,邀请30位行业专家,以及银行、种业、疫苗厂商代表和全国各地合作牧场伙伴200人参与,共同探讨奶业发展的创新模式与未来趋势。与会专家认为,当前奶业市场可以通过牛奶与牛肉产品的互补,有效提升牧场的抗风险能力与经济效益。
![]()
泰安市澳亚牧场数字奶牛“金钥匙”蒙牛专场现场
“这牛舍清理的真干净啊,一天清理几次啊?”“这么好的营养指标怎么做到的?”在泰安市澳亚牧场数字奶牛“金钥匙”蒙牛专场现场,学员们问题不断,学习氛围依然热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老师们各展才能,分成小组现场评估牧场。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现场品尝苜蓿,教牧场主们通过味觉辩证苜蓿品质;奶业技术服务联盟“奶牛金钥匙”指导教师杨茁萌通过闻味、触摸青贮,教牧场主们通过嗅觉和触觉辨别青贮的好坏;年过八旬的国家奶牛技术体系顾问,研究员肖定汉,坚持亲自评估牧场对干奶牛和围产牛的管理,他对着牧场主们一再强调:“护理好干奶牛,乳腺、肢蹄机能才能恢复好;护理好围产牛,奶牛的食欲和采食量才能提高;所以这两项工作做的好坏,关乎着一个牧场能否达到高产的关键” 。
![]()
年过八旬的国家奶牛技术体系顾问、研究员肖定汉讲解干奶牛和围产牛的护理
理论联系实际,将双脚扎进泥土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正是有一群像李胜利、肖定汉一样,为我国奶业更强大、奶农更好而奔走于祖国各地,脚踏实地,努力专研,认真负责的科学家,才有了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与蒙牛集团共同谱写的一个又一个以奶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
据统计,奶牛“金钥匙”活动共开展146期,其中与蒙牛集团共合作44期,今年与蒙牛合作开展5期。2017年奶牛“金钥匙”蒙牛专场首次在泰安澳亚牧场举办,经过6年发展,牧场从当时的38公斤产量,提升至46公斤产量,日产鲜奶从185吨提升至254吨,平均每年的日单产提升1.33公斤,日产鲜奶总量增长69吨。泰安澳亚牧场经理高俊国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奶牛‘金钥匙’蒙牛专场活动起到了关键性的助力,同时也加速了牧场的发展。”
“奶牛金钥匙”蒙牛专场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对乳肉兼营等多元发展模式的深度探索。蒙牛将继续以奶产业链“八大结构”战略升级为抓手,积极贯彻落实纾困政策,联动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地方政府及行业伙伴,持续为合作牧场输送技术支持与资源保障,为行业韧性提升注入更多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