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治血管狭窄,你是不是把能试的药都试了,没少跑医院,连偏方、保健品都没落下,可血管问题还是没解决,反而越治越焦虑?从医近40年,北京融科医院的陈广垠主任接诊过很多血管狭窄患者,对此,他直言:“大家不要再走弯路了,中西医结合才能破局,守护血管健康。”
血管狭窄吃什么药更有效? 陈广垠主任强调,想要选对药,首先得明确自己的血管狭窄类型。临床中血管狭窄常见两种,冠状动脉狭窄和颈动脉狭窄,由于症状不同具体的治疗思路也有一些差异。
1.西医治疗: 4 类药是治疗基础
谈及西医治疗,陈广垠主任介绍,常用药物主要分 4 类,且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
第一类是抗血小板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管内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第二类是他汀类降脂药,降 “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斑块破裂
第三类是改善循环药物,比如硝酸酯类,缓解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绞痛。
第四类是基础病控制药,高血压患者需用氨氯地平、缬沙坦等降压药,糖尿病患者需用二甲双胍、胰岛素等降糖药。
2.中医调理:辨证施治,解决根本问题
在中医视角下,血管狭窄的根源是 “脉络瘀阻”,需结合体质辨证用药。
陈广垠主任指出,临床常见 4 种用药思路
活血化瘀类:常用丹参、川芎、三七、红花等,改善血液黏稠度,代表方剂如血府逐瘀汤。
化痰通络类:针对痰浊阻滞,选用瓜蒌、半夏、石菖蒲,方如瓜蒌薤白半夏汤。
补气扶正类:适用于气虚血瘀者,用黄芪、党参配合活血药,如补阳还五汤。
温阳通脉类:针对阳虚寒凝,用桂枝、附子等,方如当归四逆汤。
陈广垠主任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表示,中西医结合调理血管狭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3 方面。
一是副作用更小:部分患者长期服用西药可能会出现肝损伤、肌肉痛等副作用,搭配中药调理能减轻这些不适。
二是精准度更高:每个血管狭窄患者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无论是调理血管狭窄,还是支架术后康复,在常用西药的基础上,再加上中医辨证调理,都能为不同体质患者找到更合适的方案。
三是预防复发,长期效果更好:中西医结合不仅能快速稳定斑块、预防血栓,控制现有病变,更能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体质,从根源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诱因,降低血管再次狭窄的风险。
每周四上午,陈广垠主任会在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北京融科医院坐诊 —— 这家 2004 年成立、由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医保定点医院,一直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力求让更多患者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最后,陈广垠主任强调:血管狭窄不是只靠单一药物就能治好的,只有在中西医结合的科学方案下,配合规范治疗和健康生活,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远离心梗、脑梗等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