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八年,朝堂之上,56岁的皇帝当众殴打58岁的大学士马齐。
马齐拂袖而出,这个敢和皇帝动手的人,公然推举老八胤禩当太子。
按理说,等雍正上台,他必死无疑,结果雍正不但没杀他,还让他当了总理事务大臣。
——《壹》——
一个"愣头青"的生存法则
1687年,湖广巡抚张汧贪腐案震动朝野,当时的权臣明珠一手遮天,凡内阁票拟都由明珠指挥,轻重任意,张汧就是明珠的人。
康熙派马齐去查案,马齐面临选择:查还是不查?
此前的钦差大臣色楞额已经给了答案,表面上说要"尽心研审",实际上"惟恐累及保举张汧之人,竟为庇护",明珠对马齐还算客气,甚至有拉拢的意思。
马齐怎么选?他选择了硬刚。
和于成龙一道,搜集证据,依法办事,张汧最终被革职,明珠很快被罢黜大学士,此后再未受到重用,马齐因此一炮而红,这一年,他36岁。
这个案子的关键不在于马齐有多正直。
而在于他看清了康熙的真实意图,康熙早就想收拾明珠,只是需要一个借口,马齐给了康熙想要的结果,马齐很快成为康熙的心腹。
1696年,康熙亲征噶尔丹。
马齐被安排值宿紫禁城,辅佐太子胤礽监国,这是极高的信任,康熙希望马齐成为太子日后的左膀右臂,但康熙没想到,正是这种安排,为日后的政治风暴埋下伏笔。
马齐和太子走得太近了。
1697年,胤礽身边开始出现问题,膳房人花喇、茶房人雅头等人在太子住处"行径悖乱",康熙下令处死这些人,这是对太子的警告,也是对马齐的提醒。
但马齐显然没有接收到信号。
马齐不姓马,他姓富察,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是满族八大姓之一,这个家族有政治基因,努尔哈赤起兵时,马齐的祖先旺吉努带领家族投奔,成为后金政权的"原始股"。
马齐的祖父哈什屯,两朝议政大臣。
马齐的父亲米思翰,三藩之乱前力主撤藩,三藩之乱时筹划军需,深受康熙信任,最后累死在任上,这个家族世世代代都在做同一件事:押对宝。
从努尔哈赤到康熙,富察氏从未站错队,但马齐即将打破这个记录。
——《贰》——
康熙朝最大的政治赌局
1708年,康熙忍无可忍,废了太子胤礽,理由很简单:胤礽结党营私,暴戾淫乱,康熙说自己已经"包容二十年",太子一废,朝局大乱。
老大胤禔跳出来说要杀废太子,康熙大怒。
老八胤禩开始活动,串联朝臣,笼络贵勋,马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对胤礽的骄横跋扈早就不满,认为把江山交给这样的人,会毁掉大清基业。
老八胤禩不一样,胤禩待人平和,办事能力强。
朝中大多数官员都支持他,马齐做了一个决定:支持胤禩,康熙后悔了,废太子后,看到儿子们争夺激烈,康熙意识到自己犯了错。
他想恢复胤礽,但面子上过不去。
康熙想了个办法:让群臣推荐新太子,这是个阳谋,康熙的真实想法是,只要有人推荐胤礽,他就顺势恢复太子地位。
康熙提前给马齐打了招呼:这事你别掺和。
但马齐没听,1709年正月,推荐大会召开,结果让康熙傻眼:朝臣几乎一水儿全都推荐胤禩,连退休的老舅子佟国维都跳出来为胤禩站台。
马齐更是公开举荐胤禩,康熙气得七窍生烟。
康熙四十八年正月,史上最奇葩的一幕上演,朝堂之上,康熙当众殴打马齐,两个年过半百的人,竟然动起手来,康熙"殴曳马齐",马齐"拂袖而出"。
大臣们面面相觑,没人敢劝架。
事后康熙下旨:"人臣作威福如此,罪不可赦!"大臣们商议要砍了马齐,但康熙拒绝了,他只是命令胤禩"严锢"马齐,为什么康熙不杀马齐?
表面上看,马齐抗旨不遵,罪该万死。
实际上,康熙心里明白,马齐推荐胤禩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大清江山,在那种"一边倒"的形势下,马齐如果独善其身,反而会得罪所有人。
万一康熙真的立胤禩为太子,马齐和富察氏家族就完了。
康熙和马齐都知道这一点,所以康熙虽然愤怒,但没有下死手,1710年,马齐官复原职。
——《叁》——
雍正的政治平衡术
1722年,康熙驾崩,雍正继位,雍正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八爷党?按常理,支持胤禩的人都应该被清算,但雍正没有这么做。
他任命了四位总理事务大臣:胤禩、胤祥、马齐、隆科多。
马齐赫然在列,这让所有人都看不懂,马齐明明是八爷党骨干,为什么雍正要重用他?雍正不是傻子,他知道马齐的能力。
马齐历任山西巡抚、左都御史、兵部尚书、户部尚书,政绩斐然。
马齐很聪明,康熙废太子后,马齐及时调整了态度,他没有继续死磕,而是选择了中立,雍正需要这样的人,满洲旗人中,真正有能力的不多。
马齐算一个,雍正不能因为历史恩怨就浪费人才。
1725年,雍正三年,雍正公开表扬马齐:"总理事务竭尽忠诚。"赐骑都尉世职,这是雍正对马齐的正式认可,马齐没有让雍正失望。
他在总理事务大臣的位置上兢兢业业,为雍正分忧解难。
雍正很满意,但雍正的真正目的不止于此,1727年,雍正五年,一个重大决定改变了富察氏家族的命运,雍正把马齐的侄女富察氏指婚给自己的儿子弘历。
这个弘历,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这不是普通的联姻,这是政治投资,雍正早就秘密立弘历为太子,富察氏成为未来皇后,马齐成了雍正的亲家,这层关系让富察氏家族彻底站稳了脚跟。
雍正的政治智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不是简单地报复敌人,而是把敌人变成朋友,把政治对手变成政治盟友。
——《肆》——
三朝不倒的生存密码
1735年,雍正驾崩,乾隆继位第二个月,马齐主动提出退休,这是政治智慧的体现,马齐知道,新皇帝需要用自己的人。
老臣主动退让,既保全了自己,也给新君留下了好印象。
乾隆批准了马齐的退休申请,但乾隆对这位姨父很尊重,马齐病重时,乾隆派太医治疗,还让弘昼和永璜多次探视。
1739年,马齐去世,享年88岁。
乾隆赠太傅,赐祭葬,后来又追晋一等伯,入祀贤良祠,马齐死后,富察氏家族更加辉煌,马齐的侄女是乾隆的孝贤纯皇后。
马齐的侄子傅恒成为乾隆的首席军机大臣。
马齐的侄孙福康安成为乾隆的宠臣,封贝子,富察氏家族成为乾隆朝最显赫的外戚,这一切的起点,就是马齐在康熙四十八年的那次"政治豪赌"。
马齐的成功体现了他的特质。
张汧案中,他看清了康熙的真实意图,推荐胤禩时,他明知康熙反对,但还是坚持了立场,雍正继位后,他迅速转换角色,全力配合新皇帝。
通过政治联姻,他把个人恩怨上升为家族利益。
雍正不杀马齐,不是因为仁慈,而是因为需要,马齐服务雍正,不是因为忠诚,而是因为利益,这就是政治的本质:利益交换。
当敌人有利用价值时,敌人就可能变成朋友。
当朋友没有利用价值时,朋友就可能变成敌人,马齐深谙此道,他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在三朝四帝间游刃有余,最终让家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或许就是政治家和政客的区别。
政客只看眼前利益,政治家看的是长远布局,马齐显然属于后者,他的成功,值得所有人深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