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只有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才能持续激发创造力与韧性,将事业做得有温度。”
——赵晶晶
见素见喜集团董事长、
瞪羚艺佰科技首席品牌官、策展人
距离福布斯中国上一次与赵晶晶女士对话,已经过去快两年了。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文化事业多元化发展的脚步正在加快,而福布斯中国对该领域的持续密切关注,也使我们与这位持续深耕中式美学传播,以及中国现代文化与艺术海外交流的知名人物再度相遇,彼此之间也有了更多共同话题。
与之前不同的是,本次对话更多地聚焦赵晶晶的创业者身份及其“跨界”经历,希望以此为切入点,探索当前中国文化及其相关行业发展历程的更多侧面。
以下是对话的主要内容(经编辑整理):
Q
您在创业之前,曾在银行工作多年。这段经历对您往后的事业发展有哪些帮助?
赵晶晶:在银行的多年经历,为我奠定了做实业的商业基础,让我具备了创业者的基本素养。那段岁月不仅系统培养了我严谨的风控意识、财务管理能力和资源整合思维,更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多元背景的团队高效协作、理解企业运行的深层逻辑与节奏。这些能力在创业过程中,尤其在品牌构建和企业管理方面,带来了持续的价值。
Q
后来您选择创业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和机遇?
赵晶晶:创业对我而言,是内心长期自我驱动与外部时代机遇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选择。即便在银行工作期间,我始终对文化艺术与中式美学抱有浓厚兴趣,并持续关注消费升级与文化自信崛起所带来的新需求。随着国家政策对文创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市场对高品质美学内容渴望的显著提升,我意识到,这是个人热爱与专业能力深度融合的最佳契机。
真正促使我走出舒适区、投身创业的,是对美与创造的热爱。我相信,只有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才能持续激发创造力与韧性,将事业做得有温度。
Q
见素见喜目前的重点业务有哪些?发展至今跨过了哪些阶段,取得了哪些成绩?
赵晶晶:见素见喜集团业务目前主要聚焦于中式美学IP打造、企业品牌升级服务、品牌出海战略支持、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以及数字化艺术体验解决方案,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融合企业品牌服务、实体消费、与商业策展的复合型企业。
我们设立了深圳、香港双总部,与多家国际银行及金融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为其提供品牌建设、IP打造与高端文创定制服务。同时,我们在新加坡和越南设立了分支机构,专注于为家族办公室提供品牌形象整体服务,瞪羚艺佰科技赋能中国品牌拓展国际市场,持续推进文化输出与品牌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2024年,我们为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所设计的“凝年·永远盛开的紫荆花”文创产品,融合国家级非遗德化手捏瓷花工艺与武夷山茶文化,充分体现出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之间的深刻共鸣。
“凝年·永远盛开的紫荆花”献礼香港回归27周年
回顾这几年的历程,我们企业最大的成长并非规模的扩张,而是商业认知的升维——我们从早期关注“术”的层面,逐渐转向深耕长期价值的“道”。这个“道”,是我对商业本质的重新理解:真正可持续的,并非利润本身,而是你为客户、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我们更加专注于构建能够穿越周期的能力——比如客户的深度信任、组织的内在活力、产品的真实价值,以及与合作伙伴共生共赢的生态循环。
2024年,集团营业收入实现5倍增长,并已成为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长期服务商。
Q
您如何看待如今中式美学传播的趋势?它经过了哪些变迁?未来的方向是什么?
赵晶晶:中式美学传播正在经历一场从“符号化表达”向“精神内核挖掘”的深刻转型。早期往往侧重于传统元素的简单复用,如今更强调“当代中式”——即在传承中创新,使美学表达既与历史对话,又契合现代审美与生活语境。
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文化自信的增强,诸如“黑神话·悟空” “LABUBU”等中国原创IP产品在国际上的成功,以及国内非遗技艺热度不断攀升,都印证中式美学正迎来新一轮全球机遇。未来,我认为它将进一步与科技、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合,呈现全球化、数字化和情感化的表达趋势。中式美学背后所蕴含的东方哲学与生活智慧,也将为全球消费市场带来更多价值启发。
Q
您如何理解美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它们在商业上的表达?
赵晶晶:在我看来,美学与艺术是一体两面、互为表里的关系。艺术是美学的载体,是通过创造性表达传递情感、思想或观念的过程,它更注重自我表达与批判性;美学则是艺术背后的哲学,是普适性的审美逻辑与感知规律,它关注的是“为何美”以及“如何美”。简单说,艺术是“创造美”,而美学是“理解美”。
在商业中,我们始终秉持“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理念。自见素见喜创立以来,我们持续探索非遗的商业化应用,将东方美学与现代技术、实用功能相结合。例如我们今年开发“凝年石韵”系列,以天然页岩为材,融大地肌理于日用器物,打造与光共生的治愈系美学产品。这个系列刚推出,就进驻了南京牛首山文化圣地,也进驻了代表中国工艺品质的中艺(香港)零售店。这些经验告诉我真正打动人心的商业表达,不仅是“美”,更是“懂”。它不追求表象的高级感,而是致力于构建与用户之间的深层情感连接,让用户产生“这很懂我”的共鸣。
Q
近十年来,您还策划举办了多个艺术展览。其中有哪些值得分享的故事?
赵晶晶:过去十年,我们的展览始终围绕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创作展开。
去年我们在香港举办了中国古代石窟壁画艺术展,我在策展的时候,想把见素见喜非遗文化品牌及文创产品线也推出,所以这个艺术展除了壁画展示、还有文创展示、艺术沙龙、当然每个观众都能品尝到我们的清糯,我们也是在这个展推出了我们送给香港的礼物,“凝年·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非遗手工瓷花灯,让香港的客户和观众感受到了我们极大的诚意。展览来了很多华侨,通过展品和文创唤起了深厚的家国情感与文化认同。一位爱国华侨看到我们设计的侨批文创灯,与我谈起下南洋的那段日子,说了一句让我感动至今的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在海外通过勤劳努力获得成就,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回报我们的国家。”这就是我感受到的华侨精神。这种跨越地域的情感共鸣和文化反馈,让我们更坚定了我们以艺术促交流、以文创传精神的使命。
到现在我们团队提到去年的艺术展都说那是一场价值千万的展,虽然展览时间只有半个月,但我们尝试用非常落地和具身的方式,全方位呈现企业的创作理念与业务维度,吸引了5家世界500强企业并且成为他们常年的服务商、我们的壁画去了新加坡和越南、我们的清糯拓展了海外的销售渠道,时至今日都还有持续的正向反馈。
赵晶晶在香港策划的中国古代石窟壁画艺术展
Q
未来您有哪些计划和目标?
赵晶晶:公益与慈善是我会始终坚持的事业,它让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作为一个充沛的生命个体,所应秉持的初心、使命与存在的意义。
我想我至少会工作到80岁。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我已不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我还有很长的时间去持续学习和创造。或许多年后,你们还能看到一位仍活跃在一线、热爱美与创造的老太太。
如今,我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不再只看短期回报,而是思考它是否长期有益于我们的客户、员工乃至社会。这种“有益”,就是我们的“道”。它不追求速成,而是坚守初心、敬畏市场、做难而正确的事。
未来,见素见喜集团将围绕这个“道”持续努力:构建能够穿越周期的能力,为社会带来更深度、更美好的改变,并致力成为一个推动中式美学现代化、国际化的平台。
声明:品牌之声相关资讯来自于被采访对象,非福布斯编辑内容。
精彩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