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在铜陵市郊区老洲镇的一处不起眼角落里,藏着一个让周边居民连连称赞的“便民宝藏”——二轻小区改造期间搭建的充电站。虽规模不大,却精准戳中了群众“停车难、充电烦”的痛点,成为基层治理中“小设施服务大民生”的生动缩影。
截洪渠建箱涵,停车从此有了“专属位”
“以前想在小区附近找个停车位,得绕着街区转好几圈,现在出门走几步就能停,太方便了!”家住二轻小区的居民王师傅,提起家门口的充电站,语气里满是满意。二轻小区周边老旧街区密集,停车位长期“僧多粥少”,尤其是早晚高峰,居民停车常常“一位难求”。据镇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充电站的停车位,是巧用现有设施、改造升级的“智慧结晶”:通过专业设计建设箱涵结构,在保障截洪、排水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于箱涵顶部平整区域规划出停车空间,真正实现了“功能不打折、空间再利用”。
如今,这片依托箱涵打造的停车场,可同时容纳6辆汽车停放,不仅缓解了二轻小区的停车压力,还辐射周边3个老旧小区,让居民彻底告别了“抢车位”的焦虑。
城管执法+规范引导,停车秩序“井井有条”
“以前有的车乱停,连人行道都占了,走路得绕着走,现在不仅划了线,还有人管,再也没见过乱停车的情况。”居民李阿姨的感受,道出了充电站停车秩序的变化。在解决“有位停”的同时,老洲镇更注重“有序停”,通过“严格执法+规范引导”双管齐下,让停车场始终保持整洁有序。
一方面,停车场入口处张贴了清晰的《停车管理须知》,明确“充电车辆优先停放”“临时停车不超过2小时”等规则;另一方面,镇城管中队将这片停车场纳入日常巡查范围,每天安排队员值守,对“压线停车”“占用消防通道”“长时间占位不充电”等行为及时劝阻,对拒不整改的车辆依法依规处理。
汽车+电瓶车双桩覆盖,新能源车主“不再犯愁”
“最满意的就是这里可以充电,以前给汽车充电得跑老远,现在来这儿就可以充上电,买个菜还能顺便把电瓶车充好,太省心了。”正在充电的陈先生,道出了充电站的另一大“亮点”——不仅能停车,还能同时满足“汽车充电”和“电瓶车充电”的需求。
自充电站投用以来,平均每天有8-10辆新能源汽车、20余辆电瓶车在此充电,不仅解决了周边居民的“充电难”问题,还减少了电瓶车充电的安全风险。
从“截洪渠建箱涵拓空间”的创新改造,到“严管善治”的秩序维护,再到“双桩覆盖”的充电服务,这个小小的充电站,没有宏大的规模,却用“接地气”的设计,精准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未来,老洲镇将根据居民需求,进一步优化充电站的服务,让“便民”的温度传递到更多角落。(钱琦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