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潮州菜是精细讲究的代表,讲究“鲜”字当头,擅于体现食材本味,无论是清炖、白灼还是卤制,都透着对食材的尊重。这次来惠州惠城游玩,发现了一家家藏在华贸的店,把潮州菜的传统底子玩出了新花样。
我在这家店尝了五道菜,巧妙融入其他菜系或地域的烹饪思路,既保留潮州菜的精髓,又碰撞出新颖风味,每道菜都没丢潮州菜的魂,又多了份让人眼前一亮的巧思,成为了我这次秋日行程里的惊喜——原来潮菜传统味道和创意融合,真能给味蕾带来“顶吸”的享受。跟我一试味道
第一道:黑松露鲍汁羊肚菌扣三头鲍鱼
潮州菜擅长以鲍汁慢煨海味,讲究“浓而不腻、鲜而不腥”,这道菜的基底正是延续了潮州传统鲍汁做法——用老鸡、排骨等吊出的高汤慢熬鲍汁,让鲍鱼充分吸收鲜味,肉质紧实弹牙。而创新点在于加入了西式高端食材黑松露和菌菇界的羊肚菌,黑松露的独特香气与鲍汁的醇厚融合,羊肚菌的菌香又为整体风味增添层次,既守住了潮州菜对“鲜”的极致追求,又通过西式食材提升了菜品的高级感,是潮州传统鲍汁菜与西式奢华风味的结合。
第二道:云南酸汤煮花胶
花胶是潮州菜中极具代表性的滋补食材,传统做法多为清炖、红烧,讲究凸显花胶的胶质与醇厚。这道菜以潮州人对花胶的重视为基底,保留了花胶的足量投入和软糯口感,却在调味上融入了云南酸汤的灵魂——用番茄、酸笋、辣椒等熬制的酸辣汤底。酸汤的清爽解腻中和了花胶的厚重,让原本偏向温润的潮州滋补食材,变成了酸辣开胃的新派吃法,是潮州滋补理念与西南酸辣风味的碰撞。
第三道:潮州老菜脯橄榄蒸东海黄鱼
这道菜是潮州本味的典型体现,几乎复刻了潮州菜“清蒸显鲜”的核心逻辑——以清蒸手法最大程度保留黄鱼的鲜嫩,不破坏食材本味。而调味上完全沿用潮州特色:老菜脯(陈年萝卜干)自带的咸香醇厚,橄榄的微苦回甘,都是潮州人蒸鱼时的经典搭配,能去腥提鲜,让鱼肉在清甜中带着独特的发酵香气和果香。整道菜没有多余创新,是对潮州菜“以简胜繁、凸显本味”的纯粹呈现,是最地道的潮州风味载体。
第四道:法国蓝莓金砖鹅肝
潮州菜虽不常用鹅肝,但擅长以“平衡”为调味核心,比如用酸甜味中和油腻。这道菜以潮州的调味逻辑为基底,选用西式食材鹅肝,保留其入口即化的绵密口感,同时搭配自制蓝莓酱——借鉴了潮州菜中“用果酸解腻”的思路(类似潮州菜中用梅汁、桔油搭配油腻食材)。蓝莓酱的酸甜既中和了鹅肝的厚重,又呼应了潮州菜对“清爽收尾”的追求,是西式高端食材与潮州调味智慧的融合。
第五道:避风塘香檬黑虎大虾
潮州菜擅长处理海鲜,讲究“鲜”字当头,这道菜对大虾的新鲜度要求(个头大、虾肉Q弹)延续了潮州标准。而做法上融入了粤式避风塘的精髓——蒜香、辣椒与面包糠炸制的酥脆底味,同时加入东南亚特色的香檬(清香微酸)。避风塘的咸香酥脆与潮州海鲜的鲜甜结合,香檬的清新又平衡了油炸的厚重,是潮州海鲜处理理念与粤式、东南亚风味的跨界融合。
在惠州寻味的旅程里,这家潮州菜融合餐厅无疑是最动人的收尾。它从不让创意盖过传统的根,每一口都能尝到潮州菜的本真鲜醇,又能在细节里撞见让人眼前一亮的巧思,环境雅致、服务贴心更让这份味觉体验愈发圆满。
说是“值得专程打卡”毫不为过,毕竟能把“顶级味蕾享受”落到实处的店本就难得。如今想起那几道难忘的菜,依旧会心动——下次再来惠州,这一定是我毫不犹豫重返的地方,只为再续这份舌尖上的惊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