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预制菜之争”到流量保荐人:罗永浩意外助攻老乡鸡冲IPO?
副驾驶
2025年9月,一场关于预制菜的争议意外掀起餐饮行业的舆论海啸。在话题的漩涡中心,是直播间的一句“无心之言”——罗永浩在直播时提及:“我这辈子还没吃过一次老乡鸡,但他们至少敢标注预制菜成分,值得表扬。”
结果,这句原本只是消费者立场的点评,竟在数小时内催热热搜词条“老乡鸡IPO”、“罗永浩 保荐人”、“预制菜标注”,让一家已递表五次、始终波澜不惊的餐饮连锁品牌,在“第六次冲击IPO”的关键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流量暴击。
这波泼天富贵,老乡鸡接住了吗?
一、四年五次递表,老乡鸡为IPO“卷生卷死”
2003年,“肥西老母鸡”在安徽合肥开业,十年后更名为“老乡鸡”,逐步走向全国,以人均30元的快餐形象成为“打工人食堂”。
疫情期间,创始人束从轩因“手撕减薪信”“200元发布会”“卖房发薪”等事件出圈,但公司冲刺资本市场却屡遭波折。
2021年底,老乡鸡获麦星投资和广发乾合计近1.4亿元投资,估值约180亿元。2022年5月递交A股招股书,却因涉及食品安全、社保、公积金及治理结构等45项问询而受阻。尤其是“束从轩不持股却掌握绝对话语权”的架构,引发监管质疑。
此后两次更新招股书仍未过关,2023年公司主动撤回申请,创始人退休、二代接班,曾引入的投资方也在年底退出,老乡鸡被迫回购股份,A股上市梦搁浅。
2025年,公司转战港股:1月首次递表,半年后失效;7月再度更新招股书,重启上市进程。
最被投资人诟病的是:品牌虽响,但利润空间不高;扩张迅猛,但增长模式不新。老乡鸡需要一个打破认知疲劳的“转折点”——
于是,罗永浩来了。
二、“你敢标注,我就敢吃”:透明成为唯一流量密码
9月12日晚,罗永浩在直播时谈及预制菜话题。他直言:“消费者不是不能接受预制菜,但必须标注清楚。”随即以老乡鸡为例,称其“起码标注了‘部分菜品使用预制品’、值得学习”,并加上一句意味深长的:
“虽然我这辈子还没吃过一次老乡鸡,但我准备试试看。”
这句话炸翻全网,也让“老乡鸡IPO”这个原本冷冰冰的资本新闻变成全民围观的舆论事件。
网友调侃称:“今年港交所最强保荐人不是高盛,不是瑞银,而是罗永浩。”
而老乡鸡显然也意识到了这波泼天流量的含金量。
- 连夜安排微博客服“咯咯哒”上线互动;
- 武汉食集首店迅速开启“直播厨房”;
- 全网铺设“预制菜标注透明”舆论阵地,借力打力。
在一次食品安全敏感话题中,老乡鸡以“透明”之名完成了一次品牌认知重塑。
三、这波泼天流量,招股书接住了吗?
老乡鸡在7月的招股书风险披露中提到:“公众舆论对品牌形象具有重大影响。”而这次公众舆论,意外成为IPO前最好的“免费路演”。
回到商业层面,几个关键点与这波话题形成呼应:
1. 直营门店模式撑起标准化运营
- 老乡鸡超九成门店为直营,强调食品安全、厨房标准化。
- 在“食品可追溯性”章节中提及:门店厨房采用“中央厨房+物流+现场烹饪”模式,有能力支撑原料可溯源、过程可监控。
这与“敢于标注预制菜”的逻辑是一致的:不是没有预制菜,而是透明可见。
2. 品牌定位:家常餐饮的信任资产
- 招股书在“品牌与市场地位”中强调:“以朴实家常为核心定位,强调真材实料、亲民价格。”
- 并特别提到通过社交媒体、互动营销来增强用户连接。
这次罗永浩的“无心一提”,成为品牌情绪资产爆发的催化剂,让“透明、真诚”从企业自说自话变成全民共识。
3. 市场挑战:竞争激烈,老用户疲劳
- 中式快餐赛道高度竞争,区域性品牌众多,消费者对传统品牌易产生“审美疲劳”。
因此,一次舆论级别的“品牌再认识”,对老乡鸡尤为关键,有可能决定其IPO定价区间与资本市场接受度。
四、泼天的富贵,你敢接吗?
这次事件中,罗永浩是一条引线,预制菜是一团火药,老乡鸡则是那个踩点最巧的“火药桶”——
它不是无辜爆炸,而是刚好踩在时代的雷点上,并且运气很好地炸出了品牌红利。
资本市场当然不会只看流量,但品牌的社会情绪能极大影响估值与投资人情绪。在这一点上,老乡鸡这只“咯咯哒”的鸡,显然比它的对手们走得更接地气、更像一个普通人的选择。
接下来的问题就只剩下一个:
IPO敲钟那天,老罗会不会来站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