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刚刚在远东签下20亿美元大单,核电站、天然气管道等“硬核”项目落地,标志着两国合作进入深水区。就在这一关键时刻,美国却急不可耐地派出众议院军事委员会跨党派小组访华,声称要“开启对话”。与此同时,特朗普又在欧洲煽风点火,鼓噪欧盟27国对中国“经济施压”,给出的理由还是莫须有的“中国援俄”。一边派人来华对话,一边拉拢盟友围堵;一边延长对华关税休战期,一边又制造对立话语,特朗普想干什么?
据悉,中俄此次合作不是简单的贸易往来,而是深度绑定远东未来五年的能源与基础设施布局。核电站、天然气管道,这些项目一旦落地,将极大增强俄罗斯在亚太的经济支点,也为中国东北振兴提供稳定能源保障。更关键的是,这些合作绕开了美元结算体系,动摇了美国主导的金融霸权根基。于是,美国坐不住了。派议员访华,表面是“对话”,实则在我看来,是摸底。摸什么?摸中国在关税、台海、中俄合作上的底线。总之,这是一次带着任务的外交侦察,不是善意交流。然而特朗普一边宣布延长对华关税休战期,避免进一步推高美国国内通胀、加剧产业链断裂风险,另一边又在欧洲频繁游说,试图煽动欧盟对中国发起经济施压的行为,看似“战略灵活”,其实暴露出一个残酷现实:美国已无力单独遏制中俄。
说白了,特朗普不是不想打,而是知道打不赢。2018年贸易战开打至今,美国对华逆差并未实质性缩小,反而推高本国通胀、撕裂国内产业链。如今再掀关税战,只会加速美元信用崩塌、盟友体系瓦解。于是,他只能玩“代理人战争”:让欧盟先上,美国“压阵”。但欧盟不是傻子。德国、法国与中国年贸易额超万亿,汽车、化工、航空深度依赖中国市场。特朗普一句“中国援俄”就想让欧洲自断经脉?别说德国不会跟,就连波兰、立陶宛这些反华急先锋,恐怕也不敢轻易喊“脱钩”。
特朗普的所有矛盾行为,归根结底是为了延缓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亚太格局正在重构,美国主导的单极秩序正在崩塌。中俄远东合作只是冰山一角。从“一带一路”到中吉乌铁路,从金砖扩员到本币结算,从东盟RCEP到中东“和解潮”,全球南方国家正在用脚踩票,选择一个没有霸权、没有制裁、没有长臂管辖的新体系。基于此背景下,美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它想打断这一进程,却发现手里牌越来越少。军事不敢直接下场,经济打不垮中国,盟友各怀鬼胎,国内政治撕裂。于是只能玩“话术战”、“议题战”、“代理人战”。这不是战略高明,而是系统性衰落的征兆。
当一个霸权国家无法通过正常竞争维持优势时,便只能通过破坏规则、制造混乱来延缓自身衰落。总之,特朗普派人来华,不是诚意对话,而是战术试探。鼓动欧盟施压,不是联盟团结,而是嫁祸于人。这种“阴招”或许能制造舆论噪音,但动摇不了中俄合作的战略定力,更阻挡不了中国崛起的时代大势。中国不是苏联,不会被人用“阵营对抗”拖垮。也不是日本,不会签一纸“广场协议”自废武功。今天的中国,有市场、有技术、有伙伴、有耐心。我们欢迎对话,但不惧怕打压,我们追求共赢,但不回避斗争。美国的“矛盾”越激烈,越说明它慌了。而一个慌了的霸权,最擅长的不是打赢新仗,而是把旧世界搅得更乱。对此,我们只需保持清醒、稳住节奏、办好自己的事。历史不会站在虚张声势的一边,而会站在脚踏实地的一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