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烦恼:头发刚洗没多久就油腻扁塌,梳头、洗头时大把头发脱落,时间一长,头顶、额角或发缝越来越稀疏,发际线慢慢后移,头皮清晰可见。不少人以为这只是头皮表面的问题,忙着换控油洗发水、涂防脱精华,可效果总是昙花一现,问题反复不说,脱发还可能越来越严重。
从中医角度来看,这类头油多、易脱发的情况,根源往往不在头皮,而在体内。大多是因为体内湿热蕴结,加上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湿热向上蒸腾到头皮,一方面会让头皮油脂分泌失控,头发变得黏腻;另一方面还会阻碍气血对发根的滋养,发根失去濡养,自然就容易松动、脱落。
林女士就是这样,她被头油脱发困扰了整整 3 年。最严重的时候,她每天都必须洗头,稍微耽搁一天,头发就黏成一缕缕,贴在头皮上,特别影响形象。
更让她焦虑的是脱发 —— 每次吹完头发,地漏里都积满了断发,原本只有 1 指宽的发缝,慢慢变宽到 3 指,尝试过不少热门的控油洗发水和防脱精华,刚开始可能有点效果,但坚持不了多久,头油、脱发的问题又会卷土重来。
经过中医四诊合参(望、闻、问、切),我发现她舌体偏胖、边有齿痕,舌苔黄厚腻,脉象滑数,伴有大便黏滞等症状于是为其拟定内调外治结合方案:内服方选用茯苓、白术、薏苡仁、黄芩、栀子、墨旱莲等药材组成的中药方剂;外洗则以侧柏叶、透骨草、皂角刺等药材煎水,帮助清洁舒缓头皮。
同时叮嘱其调整生活习惯:减少辛辣、油炸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体内湿热;每天保证 30 分钟运动,帮助身体代谢水湿;尽量在 23 点前入睡,防止熬夜耗伤肾精,影响身体的恢复。
三周后复诊,林女士头油明显减少,洗头间隔延长至两三天一次,头皮瘙痒和大黏滞情况改善,舌苔较前清薄,齿痕变浅,脉象也不如之前滑数,说明内湿热现象减退。
结合恢复情况微调处方:减少黄芩、栀子用量以防苦寒伤胃,增加墨旱莲强化补肝肾、固发根。继续调理约一个月后随访,她反馈脱发显著减少,发缝处可见细软新生绒毛,口苦症状消失,舌苔已转薄白,舌体恢复正常,脉象平和,气色和精神状态也明显提升。
后续巩固调理中,她的发缝进一步收窄,新生绒毛逐渐变粗变黑,头油问题持续稳定,无需再频繁洗头。
其实,像林女士这样,把头发油、脱发当成 “头皮问题” 的人不在少数,却忽略了内部脏腑失调这个根源。中医调理头油脱发,从来不是简单地 “去油” 或 “止脱”,而是通过四诊合参明确证型,再针对性地清除体内湿热、补养脾肾,让身体恢复水湿代谢的平衡。只有身体的 “内环境” 调好了,头皮才能保持清爽,发根才能得到充足滋养,头发才能越养越密、越养越健康。
这里还要特别提醒大家,中医治病讲究 “辨证论治”,虽然都是头油脱发,但病因可能各不相同。有的人是湿热,有的人可能是血热,还有的人可能是肝肾不足兼有湿热。
如果不对症用药,比如湿热体质的人误用了温补的药物,反而会加重湿热,导致头油和脱发更严重;而虚证体质的人误用清热利湿的药物,则可能损伤正气,导致脱发加剧。
#脱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