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回复 品牌 免费送你《135本品牌营销必读书》
作者 | 王晖 来源 | 首席品牌观察
最近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的大瓜,吃得我差点把手里的外卖都扔了。
倒不是因为外卖难吃,是因为西贝和华与华这俩“冤种搭档”,把“公关翻车”玩出了新高度。
咱就是说,主角之一的罗永浩,从手机圈骂到直播圈,现在又跨界当“餐饮质检员”,依然是独孤求败,对着镜头扒西贝冷柜:“这哪是现炒菜?分明是放了大半年的‘僵尸预制菜’!还卖那么贵,恶心谁呢?”
更绝的是,老罗连西贝背后的“营销大腿”华与华也没放过,直接在直播间开炮:“收着6000万咨询费,就教西贝用这套话术糊弄人?”
▶ 图源:@罗永浩的十足路口
本来是个“预制菜争议”,结果演成了“老罗舌战西贝+华与华”的连续剧——一边是老板放狠话要索赔1000万,一边是营销公司火上浇油,最后俩人手忙脚乱道歉,活脱脱一场“大型商业闹剧”。
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说,这事儿到底有多荒唐。
西贝的“灾难级”公关
要是公关界有“最差案例奖”,西贝这波绝对能拿金奖,还是镶钻的那种。
围观到现在,西贝之所以会在舆论上毫无招架之力,只能说,都是贾国龙的“迷之自信”惹的祸。
老罗9月11号发微博吐槽“西贝全是预制菜”,正常人都知道,满门的公关话术是赶紧查后厨、摆证据、诚恳道歉;甚至,就算一句话不说,过几天吃瓜网友就忘了,消费者依然该吃吃,该喝喝。
结果贾国龙倒好,连夜开媒体会,举着老罗的消费账单跟举尚方宝剑似的,拍着胸脯喊:“我们100%没有预制菜!老罗这是污蔑!我要告他,索赔1000万!”
▶ 图源:抖音
我当时就懵了。贾总,你这哪是开餐厅的态度?哪个商家会把付钱的顾客告上法庭?这不是公然站在消费者对立面吗?而且,这还是你惹不起的罗永浩。
更打脸的还在后面。西贝说要“开放后厨自证清白”,结果媒体一进去发现,冷柜里的羊排保质期9个月,小牛焖肉还是去年12月的,包括去刺黄花鱼柳、复合调味料牛肉酱、鸡肉、鲈鱼、羊排、羊排腿、猪排烩酸菜等在内的菜品,保质期都在9个月到24个月不等。
▶ 图源:交个朋友直播间
网友纷纷吐槽,合着你说的“现做”,就是“现从冰箱里抠出来热一下”?罗永浩更是紧急开了一场直播,对西贝公开处刑,还诞生了“1岁宝宝吃两岁西兰花”的梗。
可以说,西贝这波“自证”,直接把自己锤死了。
然而,西贝的“自杀式”公关并没有就此结束。
舆论炸了三天后,西贝终于憋出一封致歉信。本来道歉就道歉吧,结果里面写了句“顾客虐我千百遍”,直接把消费者当仇人了?
网友骂疯了,西贝赶紧撤回,加了个引号改成“顾客‘虐’我千百遍”。
我看到这儿差点笑喷:合着你们公关部是从“小学语文不及格班”借的人?加个引号就能洗白“阴阳顾客”的事实了?
▶ 图源:小红书网友
可能是眼看舆论风向一发不可收拾,贾国龙也只能服软,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我应对方式有错,改”的道歉声明。
结果又被人发现,朋友圈的后半部分还不忘吐槽罗永浩为“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直接把本来想收手的老罗又惹火了。舆论没有平息下去,反而又迎来了新一波小高潮。
▶ 图源:交个朋友直播间
西贝这一步步给对手递刀的公关操作,真是看得我瞎着急。
真想喊话贾国龙:阿龙,收手吧,外面全是罗永浩,你们公关部已经被老罗一个人包围了,打不过的。
华与华的“递刀式助攻”
聊完西贝的灾难级公关,再说说站在它背后的军师“华与华”。
在此之前,华与华一直被认为是业界“营销大神”,公司也自诩“超级符号大师”,拥有非常强的“大师光环”。
▶ 图源:@科技事儿
而西贝就是华与华引以为傲的服务案例。
这里就要提到2014年华与华为西贝打造的“I ♥ 莜(yóu)”超级符号(谐音I LOVE U),这一LOGO不仅解决了“莜”字生僻难记的问题,同时搭配红白格的桌布,让西贝莜面村品牌一下时尚起来。
同时,西贝还配合推出了“亲嘴打折”的活动,使这个超级符号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
2023年,华杉曾在社交媒体公开发文,“华与华为西贝服务了十年,拿了六千多万的咨询费。华与华开创订阅制咨询服务模式,每年收钱不多,价值在过程中涌现。下一个十年,我们也不贪心,拿一两个亿就行了。”
结果,“西贝”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华与华”。
在罗永浩的质疑下,网友这发现,这哪是“超级符号”?这是“超级坑号”!““亲嘴节”?现在成了“打脸节。”
有业内人就吐槽,华与华这钱赚得太轻松了,做几页PPT、编个口号,就能拿几百万。反正老板信这套,至于消费者信不信,他们才不管。
就说华杉此次的“递刀式助攻”,明眼人就能看出,这专业度实在不太高。
西贝被骂得最惨的时候,华与华创始人华杉不仅不救火,还连发好几条微博力挺贾国龙:“这不是危机!是贾总怒杠网络黑嘴!”“勇往直前,不苟且偷生,好样的!”
▶ 图源:@华杉2009
我当时就想,大哥,你收了人家6000万,不教人家怎么道歉,反而教人家跟消费者对骂?这不是助攻,这是把西贝往火坑里推啊!
果不其然,老罗在直播间直接怼回去:“他(华与华)作为收费,帮它(西贝)做市场定位和营销的(咨询公司),竟然在边上呼吁它干。我可以认为这是当着全国读者和观众的面,华与华证明了他们家给企业做这种支招的,这是纯扯淡的。”
而没过几天,华杉就私下给老罗道歉了。这操作,我一个外行人都看笑了。
▶ 图源:@罗永浩的十足路口
西贝的核心争议
从来不是“预制菜”
西贝此次风波,无疑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危机公关反面教材。从最初的强硬对抗,到后来的自证陷阱,再到最后的无奈道歉,西贝几乎踩遍了所有可能踩的坑。
在吸取公关教训的同时,我想餐饮企业也要更多考虑一下,怎么面对行业的“预制菜”现象的。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其实是老乡鸡的“教科书操作”。
同样是被质疑预制菜,老乡鸡的操作就堪称“业界标杆”。
人家不吵架、不甩锅,直接甩了677页的溯源报告,把菜品分成“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还公示了央厨的每一步流程,这相当于把后厨监控怼到消费者脸上,明明白白告诉你“我这菜是咋来的”。
▶ 图源:交个朋友直播间
老罗都忍不住点赞:“这才是成年人的解决方式,比西贝的‘硬杠’强100倍。”你看,真诚永远是必杀技,套路再多,不如摆事实、讲真话。
很多企业总搞不懂,消费者要的到底是什么?
不是“中央厨房术语”这种听不懂的行业黑话,也不是花里胡哨的公关文案,就是一口热乎的饭菜,一份不被欺骗的真诚。
罗永浩在直播里说的其实戳中了要害:核心是“知情权”。
你把我当回事儿,跟我说实话,比啥都强。你跟我扯“预制菜工艺多先进”,不如直接说“这菜是预制的,但我们保证新鲜、没乱加东西”,玩信息模糊那套,本质就是把消费者当傻子。
更有意思的是,西贝这事儿早超出了一家企业的范畴,直接推着整个行业改规矩。
现在《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都过了专家审查,马上要向社会征求意见了。这意味着什么?以后企业想靠“藏着掖着”蒙混过关,门儿都没有了,必须从“信息模糊”转向“透明沟通”。
毕竟,我们消费者已经不吃“画饼”那套了。
而事件最新的进展是,为了不被人诟病对西贝穷追猛打是“好胜的中年人的面子”,罗永浩表示,“反复权衡之后,还是决定算了”。
但西贝的损失翻不了篇,根据媒体报道,西贝最近每天营业额少200到300万,品牌名声摔在地上,捡起来都沾着灰。
有餐饮分析师说得特实在:西贝的核心争议从来不是“预制菜”,而是“价值和体验对不上”。消费者不反感预制菜,反感的是“被隐瞒、被欺骗”。
就像你花了“现做”的钱,结果吃的是提前冻好的,还被商家瞒着,换谁不火大?
说到底,预制菜不可怕,可怕的是把消费者当傻子啊!
*编排 | 三木 审核 | 三木
品牌最新资讯,尽在【首席品牌观察】↓↓↓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