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6 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第 1 号修改单正式实施,这一历时十五年的标准修订彻底改变了中国乳制品市场格局。新规明确要求灭菌乳(即常温纯牛奶)必须以 100% 生牛(羊)乳为原料,全面禁止使用复原乳,终结了 "含 ××% 复原乳" 的标注历史。这场变革不仅重塑了行业生产规范,更在消费者层面引发了从认知到选择的全方位转变。
新规核心内容与政策背景
此次修订是对灭菌乳品类的重新定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修改单删除了原标准中 "添加或不添加复原乳" 的表述,将灭菌乳原料严格限定为 "生牛(羊)乳"。使用复原乳的产品被明确归类为调制乳,不得再使用 "纯牛奶" 或 "纯牛乳" 等名称标识。
政策实施基于国内乳业的成熟发展基础。2024 年国内牛奶产量达 4079 万吨,奶牛养殖规模化率提升至 76%,精准化饲喂和机械化挤奶实现全覆盖。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连续 16 年保持 99.9% 以上,乳蛋白、乳脂肪等关键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标准修订反映了行业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的转型需求,也是对消费者对高品质乳制品需求的直接回应。
灭菌乳与复原乳的本质差异
灭菌乳作为常温纯牛奶的官方称谓,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工艺,保质期可达 6 个月以上,核心优势在于保留生牛乳的天然营养成分。复原乳则是将牛奶浓缩干燥成乳粉后再加水还原制成的乳液,生产过程需经历乳粉制作和还原阶段的两次高温处理。
营养层面,灭菌乳保留了更多热敏性营养物质,如免疫球蛋白和活性酶;复原乳的蛋白质和钙含量与灭菌乳基本相当(每 100ml 含蛋白质 3-4g,钙约 100mg),但维生素 B 族会损失 10-15%。工艺差异导致复原乳在储存稳定性上更具优势,而灭菌乳在新鲜度和天然风味上更胜一筹。
市场格局重构与消费透明化
新规实施后,乳制品货架正在经历清晰化变革。标注 "纯牛奶" 或 "纯牛乳" 的产品必须 100% 使用生牛乳,含复原乳的产品则统一归类为调制乳,名称可能改为 "营养乳饮品" 或 "风味调制乳"。这种标识体系让消费者无需再辨识复杂的 "含 ××% 复原乳" 字样,选择过程更为直观高效。
行业层面,这场变革加速了市场洗牌。国内多数大型乳企早已停止使用复原乳生产灭菌乳,新规主要影响部分依赖乳粉原料的中小型企业。2023 年国内灭菌乳市场中使用复原乳的产品占比已不足 15%,新规将进一步压缩这一空间,推动行业向高品质方向集中。
消费者选择行为的理性转向
市场调研显示,新规实施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正在发生三重转变。首先是关注点从 "价格优先" 向 "品质优先" 迁移,特别是 "Z 世代" 消费者更愿意为天然营养支付溢价。其次是选择依据从 "品牌依赖" 转向 "成分识别",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关注配料表中的原料标注。最后是消费场景的精细化区分,家庭日常消费更倾向选择巴氏奶或灭菌乳,户外活动、办公室储备等场景则更多考虑调制乳。
消费者对乳制品的认知正在深化。过去部分消费者将复原乳等同于 "劣质奶",新规通过明确分类帮助消费者建立科学认知:灭菌乳适合追求天然营养的日常饮用,调制乳则在便携性和功能性上更具优势。乳制品选择没有绝对的 "优劣",只有 "适合" 与否的区别。
复原乳的价值重估与市场定位
新规是对复原乳市场定位的理性归位,在调制乳、发酵乳、乳饮料等品类中,复原乳仍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营养可控性方面,可通过技术手段制成低乳糖、脱脂等特殊配方产品,满足乳糖不耐受人群和控脂人群需求;工业应用方面,在烘焙、冰淇淋等领域因稳定性强成为优选原料;供应链保障方面,在奶源紧张时期可作为应急补充,保障市场供应稳定。
国际上,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虽禁止在灭菌乳中使用复原乳,但在其他乳制品中仍保持开放态度。美国仅在奶源稀缺地区允许使用复原乳生产灭菌乳,巴西则将其作为公共供应系统的应急储备。这种差异化管理模式既保障了主流产品品质,又发挥了复原乳的特殊价值。
理性选择的实践路径
面对新规后的乳制品市场,消费者可建立 "三维选择模型":从营养需求出发,优先选择灭菌乳或巴氏奶补充天然营养;从使用场景出发,户外或无冷藏条件时考虑调制乳;从特殊需求出发,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复原乳制成的低乳糖产品。
具体选购时,可通过 "两步法" 快速识别:首先查看产品名称,"纯牛奶" 必然是灭菌乳;其次查看配料表,第一位为 "生牛乳" 的是灭菌乳,标注 "乳粉" 或 "复原乳" 的则为调制乳。值得注意的是,调制乳的蛋白质含量通常在 1-2g/100ml,低于灭菌乳的 2.8g/100ml 标准,消费者可据此判断产品类型。
行业升级与消费趋势展望
新规实施标志着中国乳业进入品质竞争新阶段。短期内灭菌乳成本可能上升 5-8%,但随着规模化生产和供应链优化,价格将逐步回归合理区间。长期看,行业将形成 "优质优价" 的良性循环,推动上游养殖环节进一步提升生乳品质。
消费者行为将呈现分化趋势:高端市场追求有机、草饲等特色灭菌乳,大众市场则注重性价比与功能性的平衡。预计到 2027 年,巴氏奶和灭菌乳在液态奶市场的占比将达到 70%,调制乳则在细分功能市场保持稳定份额。
这场乳制品行业的标准革新,最终受益者是广大消费者。当货架上的 "纯牛奶" 真正回归其本质,当每一种乳制品都能在恰当的场景发挥价值,理性消费的土壤正在形成。选择牛奶的过程从过去的 "猜成分" 变成现在的 "看需求",这种转变或许比标准本身更有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