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层为核心发力点,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准对接养老机构,将入住老人全面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畴,并依需求提供上门服务。同时,医疗卫生机构于养老机构内设服务站点或家庭医生工作室,嵌入优质医疗服务,全力打造医养结合新样板。
12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国家疾控局综合司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的通知》,旨在促进医养结合发展,深化双方协议合作,加强服务供需对接,为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医养结合服务。(文末附政策原文及解读)
通知涵盖多方面要求,其中重点提到:
- 细化实化协议:养老机构依需求与医疗卫生机构依 “平等自愿、就近就便、服务衔接、共谋发展” 原则,参照相关指南与文本协商合作内容。
- 确保合作安全:双方依法依规合作,机构需具备资质备案,服务人员有职业资格,医师做好多机构执业备案。
- 基层合作机制:以基层为重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对接,将入住老人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 65 岁及以上老人提供集中上门健康体检等,条件允许可上门服务。
- 多层次合作:支持养老机构与综合、中医、专科医院等开展合作,优先与周边康复等机构合作,发挥相关科室作用并引社会力量。
- 嵌入式服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疗卫生机构可在养老机构设服务站点或家庭医生工作室提供嵌入式服务。
- 托管式合作:养老机构可将内设医疗卫生机构托管给合作的医疗卫生机构运营,协商确定托管方式。各地协同推进,多渠道宣传提升知晓率。
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本就是医养结合服务的重要方式,此前相关政策已奠定一定基础且有实践经验。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就曾提出“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协议合作”。
从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来看,进一步深化了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模式与机制,使双方的合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无论是基层还是多层次的合作模式都得以丰富和完善,有助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
最新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4》显示,2023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已经达到21676万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了总人口15.4%,我国目前正处于老龄化社会形态的加速进程之中。
所以,政策的本意是希望能显著提升其医疗服务可及性,使得老年人可享受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到基本医疗服务,从集中上门健康体检到上门医疗卫生服务等一系列更优质、高效、便捷的医养结合服务,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社会层面看,有利于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为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引导,推动整个医养结合行业朝着更加成熟、完善的方向迈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