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时期,我军曾经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军事人才,这些人屡建奇功,唯一可惜之处便在于,未能坚持到革命胜利。
比如袁文才、方志敏都是这一类人物,而在这些人物中有这么一位,18岁就当上师长,20岁当上军长,21岁当上军团长。
这样的晋升速度即便在红军中都是极其少见的,那么此人到底是谁?他又是如何牺牲的呢?
少年英雄
此人便是寻淮洲,寻淮洲1912年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的一个村庄,他少年从戎,21岁便成为军团长,最终为革命流干了最后一滴血。
寻淮洲13岁时考入当地的高等小学校,也是从那时开始,寻淮洲对国家的命运和未来有了点思考。
他曾在十三岁时写下这么一句话:“我们生在世界上,假使和那寄生虫一样,春来也好,秋去也好,一味甘食美衣,玩日愒岁,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由幼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空空过此一生,岂不是太无意识吗?”
1927年毛主席发动了湘赣边秋收起义,15岁的寻淮洲就此参军,后跟随起义部队一起上了井冈山,开始了自己的革命道路。
而两年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可谓是让寻淮洲的名气响彻了苏区,那是1929年的冬天,寻淮洲所在的红军部队陷入了缺枪少弹的危机。
听闻附近有位姓卢的土豪家里藏了不少枪,寻淮洲的团长张子清就希望寻淮洲能够带人去这位土豪家里抢枪。
之所以要让寻淮洲去,也是因为这土豪家附近驻扎着国民党的部队,如果红军的大部队出动,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敌人的行动,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寻淮洲接下了这个任务,找到在土豪家里当帮工的老乡作内应,然后趁夜翻墙进入土豪家中,准备深夜夺枪。
当时土豪正在正房喝酒吃宵夜,寻淮洲看见佣人送菜进去后没关门,一个健步就冲了进去,枪口顶住土豪的脑袋,吓得土豪一动不动。
寻淮洲对土豪低声喝道:“不许出声!不然脑袋开花!”
土豪吓得连连求饶:“好说!好说!小壮士要钱财,拿走便是,莫伤我们性命!”
寻淮洲接着又说:“不求钱财,你老实交出藏得枪,送到院外,院外我可是安排了三个排的兵力!要是敢不老实,可够你受的!”
土豪哪里敢不从,赶紧让人打包了十多条枪,老老实实送到门外,寻淮洲则在土豪的“礼送”下,大摇大摆的从正门走出。
临走时还高喊道:“传令一二三排,分批撤离!以后谁再敢欺压老百姓,红军可饶不了他!”
寻淮洲就这样一个人挑着扁担,带着两捆枪回到了驻地,自此之后这个“夺枪英雄”也在红军内部平步青云。
遗憾牺牲
寻淮洲为我党发掘了一位将才和一位帅才,两人分别是杨得志和粟裕,他们都曾经在寻淮洲手下工作过。
杨得志更是因为展现出了战术才能,而被寻淮洲直接从管理科长晋升为团长。粟裕对寻淮洲也非常的佩服,他比寻淮洲年长5岁,但是却觉得寻淮洲比他更有能力。
这种说法是有事实支撑的,寻淮洲跟随红军转战湘赣边界、激战大柏地、三战闽西、九攻吉安。
他早年曾经跟随过毛主席,而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也是毛主席在战斗中培养出来的。他在龙冈战斗中活捉张辉瓒,兴国一战中阻击敌军19陆军,牵制敌人7哥主力师。
在池江他和国民党粤军陈济棠所部18个团大战,全歼敌19陆军精锐,号称从来没打过败仗的“铁军团”。
寻淮洲从一个小兵成长为一员大将,仅仅只用了几年的时间。1933年10月,21岁的寻淮洲被任命为红7军团军团长,此时距离他参军不过6年。
他也就此成为红军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位军团长。
然而也是在这一时间段,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苏区的形势一度十分危险。
1934年7月初,中央决定以红7军团组建北上抗日先遣队,向国民党的后方挺进,以吸引国军主力回防,解除苏区的危险。
也正是这一命令,将寻淮洲拉上了一条末路,7月6日,红7军团正式出发,6000多人的队伍中,非战斗人员有2000多人。
但是他们所前进的方向却是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区,而且红7军团的实际领导权也不属于寻淮洲这个军团长,而是听命于博古和李德的曾洪易。
红7军团离开瑞金后,一路攻城略地,拿下多座县城,甚至逼近了福州城郊,一度打入福州市区。
然而此时中央又命令红7军团和新红10军会和,此时红7军团已经在4个月内转进了3200公里,身处南京的蒋介石都被震惊了。
但是虽然红7军团的表现非常出色,可是由于中央定的战略目标是“促使敌人进行战略和作战部署上的变更”,这一目标压根九没法实现。
所以有人开始指责红7军团并未完成任务,就在这个危急关头,曾洪易又背离了革命,这更是给了红7军团致命一击。
红7军团被并入红10军团,成为其中的红19师,虽然在摆脱了曾洪易控制后,红19师一度打了几个漂亮仗,狠狠的威慑了南京,但是大局的崩溃仍然无法转变
当红19师接到中央关于建立浙皖赣新苏区的命令后,寻淮洲也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战。
此战便是谭家桥之战,寻淮洲的对手是国民党补充第一旅,旅长为王耀武,这只国军的番号虽然看着很“杂牌”,但是却是精锐中的精锐。
当时国军调集多路重兵围堵红10军团,军团方面决心利用乌泥关到谭家桥公路两侧的有利地形伏击敌军,争取歼灭王耀武部大部。
12月14日上午9点,国军进入伏击区,我军突然进攻,敌人惊慌失措,一度出现动摇。
但是由于我军主力在乌泥关以南,可是这个位置多为峭壁,兵力施展不开,敌人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随后王耀武集中兵力进攻我军相对薄弱的20师和21师,两个师的阵地被冲垮,接着乌泥关的制高点被敌军占领。
寻淮洲亲自率军进攻,却被达成了重伤,12月16日,寻淮洲在转移途中牺牲,最终被就地安葬。
后来粟裕曾经先后三次回到谭家桥,悼念自己这位牺牲的战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