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平太郎,一个加入日本国籍的中国人,长期在日本媒体上发表极端反华言论。但最近中国网友发现:
这位整天骂中国的人,却在中国境内拥有不少资产:在青岛开着日料店,在北京买了价值千万的房产,还在景德镇开了公司。
这事儿让人想起了一句老话: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整天骂中国,却在中国赚钱置业,这种双面人的做派,终究逃不过群众雪亮的眼睛。
石平太郎原本是地道的中国人,1962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他的人生轨迹原本很平常:1984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来还在四川省一所大学当过教师。
1988年,石公派到日本留学,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他在日本完成了学业,拿到了神户大学的博士学位,然后做出了一个决定:加入日本国籍,改名石平太郎。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入籍日本后,石平开始在日本媒体上大肆发表反华言论。他经常在日本右翼媒体《产经新闻》上发表文章,内容都是抨击中国的。
他还出了不少书,像《我为何抛弃中国》、《中国大屠杀》之类,光看名字就知道内容有多极端。这些极端言论让他在日本右翼圈子里小有名气,成了所谓的“中国问题专家”。
最近,中国网友对石平太郎来了个“人肉搜索”,结果挖出了不少猛料。这位整天骂中国的人,居然在中国境内有不少资产。
首先是青岛的日料店。网友发现,石平在青岛开了一家名为“石平料理”的日料店,规模还不小,装修挺高档,人均消费不便宜。
其次是北京的房产。据说石平在北京朝阳区有一套价值千万的豪宅,这可是北京房价最高的区域之一,普通人一辈子都买不起的那种房子。
最后是景德镇的公司。工商登记信息显示,石平在景德镇注册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文化交流、展览展示等服务。
这些资产加起来价值不菲,跟他在日本塑造的“反华斗士”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石平太郎的这种做法,让人想起了“双面人”这个词。他在日本靠骂中国赚取名声和利益,同时却又在中国投资赚钱。
这种两边通吃的做法,确实很精明,但也很虚伪。他在日本媒体上把中国说得一无是处,却又偷偷在中国置业经商,这逻辑上实在说不通。
有分析认为,石平可能是想“鸡蛋不放同一个篮子里”。在日本,他靠反华言论获得右翼势力支持;在中国,他又有实际的经济利益。不管哪边形势变化,他都能保住自己的利益。
但这种精明的算计,最终还是被网友识破了。现在信息这么发达,这种双面人的做派很难长久隐藏。
中国网友对石平太郎被扒出资产一事,反应相当热烈。各大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的讨论度都很高。
大部分网友都对石平的做法表示鄙视和嘲讽。有人说:“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还有人调侃:“骂中国是工作,在中国买房是生活”。
也有网友表示不理解:既然这么讨厌中国,为什么还要在中国投资赚钱?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更有机智的网友开始研究石平在中国投资的合法性问题。比如他是外籍人士,在中国买房开公司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这些疑问也引起了广泛讨论。
其实像石平太郎这样的“双面人”,历史上并不少见。一些在海外批评中国的人,往往被发现在中国有着经济利益。
比如某些所谓的“民运人士”,在海外大声疾呼抵制中国,却被发现家人还在国内做生意,或者自己还在国内有房产投资。
还有一些海外媒体人,整天写文章骂中国,却经常回国探亲访友,甚至在国内有商业合作。
这种例子多了,网友们也就练就了火眼金睛。现在只要看到谁在海外过度批评中国,就会下意识地去查查这人在国内有没有利益关系。
从更深层次看,石平太郎的情况反映了一些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困惑。他们离开了中国,但又无法完全融入所在国,处于一种尴尬的中间状态。
有些人为了证明自己对“新祖国”的忠诚,会采取过度否定原籍国的方式。这种做法往往是为了寻求认同感和归属感。
但事实上,这种极端做法往往适得其反。既得不到原籍国同胞的认可,也难以真正被新国家完全接受,最后落得两头不讨好。
石平太郎事件给人们带来一些思考。爱国不应该是门生意,更不应该成为牟取个人利益的手段。真正的爱国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为国家发展做贡献,而不是靠极端言论哗众取宠。
那些一边骂中国一边在中国赚钱的做法,最终会被人们识破。信息时代,这种双面游戏越来越难玩得转。
这也提醒我们,看待海外批评中国的言论时,要多一份理性思考,看看发言者背后是否有什么利益考量。
石平太郎可能没想到,自己在中国的资产会被网友扒得这么彻底。这件事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双面人的把戏终究会被识破。
爱国不是生意,不应该成为牟取个人利益的手段。那些想靠抨击中国来博取关注和利益的人,最终只会落得名声扫地的下场。
信息时代,每个人的言行都受到监督,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石平太郎的经历,对那些想玩双面游戏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很好的警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