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说过多次,但都说得比较委婉,这次实在忍不住想直接点评一下近期的运营商招投标的这个事情,我认为现在运营商的很多招投标不但不符合国家“反内卷的”政策风向,而是在寻求“程序正确”的情况下堂而皇之的“犯常识性错误”,说得严重一点,就是在引人违规,引人作恶,引人犯罪。
首先,让我来谈谈现在招投标的几个比较深刻的记忆点:
1、价格分占比基本上都超过60%、70%以上;
2、价格评分的原则就是偏向最低价中标,最低价满分,高出多少扣多少,结合第一点看,实际上就是低价中标;
3、总体预算只减不增,哪怕明显知道今年的供应商已经在糊弄了,也必须遵循这个原则;
4、具体的办法,就是今年的执行价,就是明年的最高限价,采购逻辑上天衣无缝;
5、供应商的中标价,由之前的5、6、7、8折,已经下降到这两年的3-4折,甚至还有1点几折中标的;
6、尤其是运营商有些高度依赖人力的项目,也采用这种招标评审方式,事情还需要人做,但预算越来越少,服务质量如何保证?
随便罗列了以上几点,相信经历过的都不会陌生。
那么,面对这样的恶劣的环境,导致最终的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按照规则办事的公司,有底线的公司、看重口碑的公司就没有办法去做,就算做了,也是巨亏。那么,中标公司通常是怎么做的呢?我来列举一下:
1、自己只管参加投标积累资质,中标以后外包给本地小公司降低成本
2、服务团队全部采用应届生、实习生服务压缩成本;(标书里面对于服务团队的严格要求实际上是不符合劳动法的,更换团队是正常的)
3、对于报价严重低于成本价的清单内容,找各种理由、拒绝提供服务;
4、想尽各种办法进行服务清单转化,尽量突破最高限价,争取多结算;
反正,低价中标以后,为了不亏钱,供应商会想方设法;但事情就摆在这里,我们的合同摆在那里。那么不管怎么灵活、不管用什么办法,这些都是违规的办法。基层员工也很头痛,出不钱,供应商不配合;做不好事,领导不满意,只能跟供应商一起商量着怎么灵活处理。
运营商能不能学习其他行业的国企,更多的采用“平均价法+合理偏向高价”的逻辑。这个年头钱这么难赚,试问哪个公司还有能力为了所谓的长期合作关系,去贴钱做服务?谁还有实力去低于成本价帮你去采购物资!所以,这个角度来说,采购设置低价中标的原则,利用大国企的优势去推动中小供应商的内卷,实际上就是开头说的,低价中标就是引导员工违规、勾引供应商犯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