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最新的 RDNA4 显卡架构来了。它不打算挑战性能天花板,却在多个关键点上做到了“又快又省”。不管是游戏、视频、还是多屏办公,RDNA4 都表现得非常聪明。
它不像前几代那样主打“性能堆料”,而是通过系统优化、缓存设计、功耗控制等方式,实现了更高的“性价比效率”。
媒体与显示引擎:体验更好,功耗更低
这次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媒体引擎的改进。高端的 RX 9070XT 配有双媒体引擎,支持 H.264、H.265 和 AV1 编码,并针对低延迟流媒体进行了专门优化。
在实际测试中,使用《上古卷轴OL》片段做编码,RDNA4 在 Netflix 的 VMAF 视频评分上全面领先,尤其低码率下的文字边缘更清晰,细节保留得更好。编码帧率也从 RDNA3.5 的 190FPS 提升到了 200FPS。
而在显示方面,RDNA4 的引擎更懂节能。比如连接一台 1080P 显示器和一台 1440P 360Hz 屏幕时,显卡能保持低频运行,只有在鼠标移动等操作时才升频。这说明它会根据屏幕内容动态调低刷新率,从而降低功耗,非常适合多屏用户。
此外,AMD 还把图像锐化滤镜集成进了显示引擎,实现不占用 GPU 性能的画面增强。这个功能可以在桌面甚至非游戏环境下启用,提升画质但不拖慢系统。
架构优化:更大的缓存,更聪明的计算逻辑
RDNA4 没有改变核心布局,而是在细节上做了很多优化。首先是光线追踪能力:引入更宽的 BVH 节点、更高效的调度器,提升了复杂场景下的光追效率。
另一个关键点是“Split Barriers”技术,能让线程“错峰同步”,避免彼此等待,提高并行效率。这种设计在大规模计算任务中非常实用。
在缓存方面,RDNA4 最大型号配备了 8MB 的 L2 缓存,比 RDNA3 多了 2MB。这对光追这种依赖缓存命中的负载来说是大好事。因为访问 L2 比访问更远的 Infinity Cache 快很多,能显著减少延迟。
同时,AMD 强化了透明压缩技术,涵盖图形、显示、媒体等多个模块。压缩能减少数据传输量,降低带宽需求,并提升能效。虽然压缩效率不好量化,但它确实是 RDNA4 在维持较小芯片面积下还能实现高性能的关键因素。
总结:RDNA4 是“精明型”显卡的代表
RDNA4 不靠堆料取胜,而是靠更聪明的设计打动用户。RX 9070 就是个好例子:虽然功耗、内存带宽和缓存都比 RX 7900XT 更保守,但在光栅性能上几乎打平,在光追性能上甚至超越。
这正是 AMD 这代架构的思路——通过压缩优化、缓存增强、光追结构改进,打造一款“用得省、跑得快”的显卡。
如果你是追求效率、稳定和多任务体验的用户,而不是一味追求极限性能的发烧友,那么 RDNA4 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